这是皇家的事,哪怕是离皇城最近的这些商户们,也没觉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可就在这个当口,盛猝不及防地贴出了告示。
——自即日起,盛存银年息改为两分,商户借银,月息改为两分三厘。
这,这是什么意思?!
乾方眼下最大的痛点便是无人存银,盛居然主动降息了?!
所以,这算是,认输了吗?
好像也不是,毕竟人盛也说得头头是道:
盛柜坊根基深厚,体量庞大,有这样的优势便该为他人所不能为,比如东都城中各行各业的庞然大物,让他们去乾方借银,乾方借得起么?借不起呀,所以这部分便由盛负责了。
而这类根深蒂固的老字号,几乎没有还不上银两的可能,所以能给存银人提供的利息也相对低一些,端看城中百姓更倾向于可能血本无归的乾方,还是稳扎稳打的盛了。
大家都是为了东都的繁荣做贡献嘛!
好像说得也很对啊。
但百姓看乐子,高官看门道。
百姓们不知道盛背后的东家,朝中知晓一些内幕的超品大员,却从这一派鲜花簇锦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太后寿辰大办,便需从国库拨银。
国库这几年还要还修坝清淤向淮南诸商借下的,再拿这么一大笔银两怕是不易。
国库缺钱,盛同时停下了自己的烧钱行为,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