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话可说,灵前,大民在,小嘻妹在,小旺在,小樱在;我跪坐在苏洵的旁边。
师母过来朝我们深深鞠躬,我们弯身回礼。师母接过小嘻妹怀里的孩子,无限爱怜。
送逝者,让人悲痛;迎新生,又让人欣喜。
早上人来如潮,尽了儿女情分,心里舒服多了,每次回拜,都是虔诚万分。
肩靠肩,却不言语。一个牵挂了去,便是下一个坎。
“看到你的消息,我衷心的祝福。也谢谢你。”终于苏洵先说了话,这句话,让我混着各种心情的泪水一起滚下;
“今后,不要再见面了。”我极其清晰极其镇定地回答;我没有那种大度,拜拜后,还能心平气和做朋友,各自安好便罢,别有意无意碰到一起。
苏洵默不作声。
不是放不下,现在内心极其的平静。生活就这样单纯点,简单点。人来人往,就作是陌生人。
大家各自即将散去,谢老的儿子最终没有赶到现场。师母在保姆的陪同下,回去整理遗物。
这样告别,真的没有遗憾吗?
我把金锁轻轻挂在孩子的手上。小嘻妹抱着我,不再说什么。再陪陪,成了我们共同的心愿。
就这么静静的坐着,工作人员在收着外面的花圈和挽联,让人心冷。但回头望着谢老的遗像,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温暖如春。
“孩子像大民,真好,当妈妈了——”我坐在小嘻妹的旁边看着孩子。一件件东西被收起来,或许明天,就是送别另一个人,多神奇,这个小堂,收下了多少人的眼泪和悲伤。
“玥玥,是不是你未婚夫?”小嘻妹手一指,在火烧云烧红了半边天空,不再清冷的傍晚,这个人手持白菊,穿着黑色呢子大衣,虔诚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