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人出列表达疑问,“为何每节课之间都空有半刻钟?以及一堂课才三刻钟是否过短了?”
“三刻钟是最有效的学习时间,超过之后,学生很容易走神,至于那空出的半刻钟,是用来给学生们休息的。”一刻钟是十五分钟,半刻钟便是7-8分钟。
其实按照周承弋最理想的课间时间应该是十分钟,但奈何古代的时间刻度没有现代分的那么细,十五分钟又未免太长。不过从无到有,想来已经是不得了的跨步了。
果然在场唯二的两苦命学生徐瑞和裴晔,听到上完课还能休息,高兴的发出一声短促的欢呼。
然而朝臣们持反对意见的较多。
“只因个别学生走神便休息,岂不是因噎废食?!”那位大人说的振聋发聩慷慨激昂,“若读书之人皆如此懈怠,庙堂之上忝居者庸碌,太学学子终日玩乐,如此以往,天下岂不乱乎!”
“是以,臣同意殿下改制课程之高论,然则此时间表先例绝不能开!”
附和之人不少,亦有反对者道,“编修此话是否过于严重了些?”
周承弋环视一圈,发现不管是皇帝还是房丞相、沈太师、定国公等人皆不置可否作壁上观。
他立刻就懂了,这就是要辩。周承弋战术清嗓,友好的伸出一手,结果开口就卡了,“这位……”
众人都在等着太子殿下的高谈阔论,连那骤然的停顿都以为是引人注目的一种方法,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正此时,带着几分道意的声音平静的插进来:“翰林院陆光复陆编修。”
“陆编修,得罪了。”周承弋从善如流,感激的看了眼仗义执言的唐鹤年。
唐鹤年则用余光瞟了眼让他提醒,此时正用袖子掩着嘴的徒弟,从他那双微弯的眸中看到了潋滟笑意。
周承弋正在和陆光复对线,“陆大人所说那些着实是言过其实了。学生走神非是不专,而是惫累也。”
“陆大人可曾在南书房授过课?”周承弋道。
陆光复颔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