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徐瑾年就起身离开兆和殿,这时窦玉才端着茶过来,放到司晏面前。
“徐大人,当是良臣。”窦玉抬首去望徐瑾年的背影。
“朕不只要他做个良臣,朕还要他做个名臣,千古名臣!”司晏对徐瑾年抱有太多期望,到了今日徐瑾年从未让他失望,这便是他当初看中的徐瑾年,敢于先帝争辩,敢有去官之言的徐瑾年。
“陛下,用心良苦呀!”窦玉感叹。
“窦玉,你说朕立后,魏侯会怎么想?”司晏突然就问。
窦玉后退半步:“老奴不知道魏侯会怎么想,只知道陛下会心痛。”
司晏看向窦玉,苦笑出声:“朕不会痛,他会痛的,很痛,很痛!”
“陛下!”窦玉看着司晏苦笑的样子,有些心疼,出声唤到。
“朕手掌万里河山,可是最想要的,却是得不到,这是为什么呀!”司晏反问。
窦玉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默默的陪着司晏。
第五十八章 封折。
立后的议程就这样议定,尚仪局和内侍省还有礼部都在为这件事忙碌。
朝臣们都爱见风使舵,都纷纷向冯相靠拢不少。
徐瑾年得了司晏的命令,没有关心这件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开春的恩科的事情上了。
恩科的事早在去年新春之前,就由内阁发下诏书,层层下发,昭告天下。这个时间点,各地学子已经陆陆续续出发,在赶往京都的路上。一些路程近的学子。应该已经到了京都。
徐瑾年把立后的事宜交给礼部,就很低调的走访起来,时不时去学子常去的地方喝茶,观察这些学子。想当年司晏便是这样做的,之后便遇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