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即便士家解决了粮食的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指挥的问题。
要知道,这十万大军中,除了不到四分之一的军队是士氏自己的队伍,其他的可都是别人的队伍。
别人的军队也就算了,还是分别属于不知道多少个势力的存在。
山越部落所支援的队伍,多的也不过就是数千人而已,少的甚至只有寥寥百人而已。
这样如同散沙一般的军队,或许也只有韩信、吴起这样的兵法大家前来,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拢到一块了。
很显然,不管是士徽亦或是士氏族内的任何一人,都没有这样的手段与能力。
真要有这样的奇人,士氏也不至于步入如今的这般地步。
随着所谓的援军不断抵达,整个番禺城内外,怎一个乱字了得。
事实上,这份纷乱,也自然少不了马谡的推波助澜。
是的,既然士徽来者不拒,那马谡自然也是大方地给士徽派去了上千的援军。
正巧马谡带的兵马多是无当飞军,其部又曾经常驻于荆南,更是参与了曾经的与吴国的抢人(山越人)之战,因此,不少人都会交州的方言。
因此,这伙兵马装起山越之军来,简直是不要太像。
根本没有被任何人怀疑,这伙兵马便是进入了番禺城内。
很显然,有这上千精锐在番禺城的内部,汉军已经是胜券在握。
因此,对于番禺城的混乱情况,马谡也是选择了视而不见,直到前来番禺城的援军逐渐稀少起来。
当然了,士徽既然敢召集这么多兵马,自然也不是傻子。
在经历了刚开始一系列的混乱之后,士徽也是渐渐清了思绪,随即也是开始凭借着手中绝对的兵权与粮秣开始整编起了大军来。
眼见着交州军就要好起来,而外间的援军又已经渐渐没有了讯息,马谡自然也是明白,是时候收网了。
于是,还没等士徽庆幸完汉军没有在其混乱状态下下手呢,一阵急报,便是将他生生扯入了地狱之间。
是的,马谡亲领马步军三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地便杀向了番禺城。
更要命的是,等士徽发现汉军的行动之时,马谡的先锋大军已经距离番禺城不足五里。
原来,因为士徽将注意力全都放在城内的缘故,因此在番禺城外,交州军并没有投放足够的斥候,而马谡自然也是知道这一情况的。
因此,马谡也是在发兵之前便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对沿途的交州军斥候进行绞杀。
在废掉了斥候这双眼睛之后,当地百姓也因为公审的缘故,早已心向大汉,于是,番禺城内的士徽竟是在自家的地盘上成了一个睁眼瞎。
不过,即便知道汉军已经近在眼前,士徽依旧没有放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不见黄河心不死、不撞南门不回头的精神,倒也算是上位者必须的精神。
当然,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此刻的番禺城内,可是还有着足足十万大军呢!
即便不说那些尚未整编的部队,光是这两日整编好的部队加上自身的兵马,也有至少三万多人。而番禺城也是整个交州最为雄伟的城池。
不说击退汉军,至少坚守下去,士徽还是有些信心的。
而只要能坚守下去,他就有时间消化掉城内的军队。而只要等他消化掉城内的兵马,他的实力就会跟汉军发生逆转。
到那时,就不止是击退汉军的问题了。
想到了这些,士徽当即也是略略地激动了起来:就仿佛胜利就在前方,唾手可得一般。
可他也不想想,为何前面番禺城最混乱的时候,汉军不来,偏偏选择了这么一个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青黄不接”时间?
很显然,士徽如同很多的失败者一般,总是一厢情愿地固守在自己的想法之中,却不肯去思考对自己最为不利的情况。
而也因为如此,同那些一厢情愿的人一样,等待着士徽的,也就只有失败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