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交州士氏的覆灭

如果士氏愿意远遁交趾郡,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成为马谡攻略东南亚的先头部队。

汉军部队会追击着他们一路向南,直到陆地的尽头。

嗯,好吧,这或许也并不一条什么生路。

而士氏的一众人等似乎也从未将远遁作为可行的选项。

于是,随着高要城内的殷红的河水流到番禺,以家主士徽为首的抵抗派终于是彻底占据了上风,随即也是将整个士氏的大权全都握在了手中。

在生死面前,士氏子弟倒是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团结。

只可惜,这样的团结,并不能让他们的家族逃过一劫,反而是将家族推入了深渊之中。

很快,士徽也是行动了起来。

散布在各地的军队被士徽秘密调集了起来,同时,家族的府库也被士徽打开,囤积了数百年的奇珍异宝和粮秣如流水一般地搬了出来,又被一辆辆马车送入了大山之中。

是的,知晓汉军厉害的士徽,深知仅靠自身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是汉军的对手。

为了自保,士徽也是安排了族人,带着奇珍异宝和粮秣便送往了山越人的手中,以期能够得到山越人的支援。

你还别说,在士徽不计代价的金钱攻势下,还真有不少的山越首领同意了士徽的请求。

随即,临贺郡、苍梧郡、合浦郡内的山越之民以及士家的兵马,也是慢慢向着番禺聚集了起来。

你还别说,虽然每一股的兵马都并不算太多,但全部加起来之后,还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光是士家自己的兵马便有着足足两万五千多人,再加上山越的援军,竟是真的被士徽聚集起了近十万大军。

不得不说,士家到底是百年世家,在这交州之地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换了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没法在这贫瘠之地,聚集起如此规模的大军。

甚至,在马谡知道了士氏军队的规模之后,也是颇感意外。

当然,马谡也知道,之所以能有如此规模的“军队”,最主要的功劳还是要归属于北地战乱逃窜到南方的所谓山越之民。

哪怕经历了汉、吴的抢人大战,在荆、交、扬三州的交界处,还是存留下了大量的山越人。

也正因如此,马谡对于士氏所调集的兵马之众,也只是稍稍惊讶了一把而已,却不曾有任何的担心。

无他,这十万大军之中,真正的战兵恐怕连两万都不到,更多的,不过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或山间的猎户罢了。

甚至,按照斥候回报,不少的山越部落,为了能够多得一份粮食,连未成年的孩子都一起派了出来。

若是士氏只将精锐聚集,或许马谡还会要紧张一些,可对于如今这支乌合之众,马谡实在是连想要紧张起来都没办法啊!

很简单的道理,战争从来都不是点人头的数字游戏。

一个高大威武的壮汉,或许并不会是十倍于己的成人的对手;但一支训练有素、配置合理的军队,却绝对可以以一敌十。

若是连这十万乌合之众都打不赢,马谡也早就死在了中原战场上了。

不过,身经百战的马谡知道这十万之众是一戳就破的纸老虎,可这并不意味着士家家主士徽也明白这个道理。

若是士徽和他的父亲士燮一样精明,就不会在历史上反叛东吴,从而被吴军所斩了。

因此,不管马谡如何想,于士徽和一众士氏子弟而言,这十万人的数字,着实是给足了他们反抗的底气。

于是,自然而然地,一场对汉军的反击战,也是在士徽的心中悄然酝酿了起来。

只是,士徽所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早就在汉军的监视之中。

从四散财宝寻求援军,到山越之民答应来援,再到四面八方的兵马齐聚番禺,这一切都在汉军的严密监视之中。

甚至,应该说,正是马谡有意的配合,才能让如同一群散沙一般的乌合之众,得以顺顺利利地聚集到了番禺地区。

近十万的大军的聚集,很快就给妄自尊大的士徽给上了一课。

无他,近十万大军,光是每日所需的粮草,便足以令士徽喝上一壶的了。

也就是士家百年积累了,换了旁的家族,恐怕仗还没打呢,就已经被缺粮的乱兵给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