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一统后的大封赏

首先便是前将军,这个曾经无限荣耀的官职,却是交给了小将关兴;无独有偶,右将军的官职,也是被任命给了张苞。

作为主动此次封赏的马谡,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就是要关、张二人子承父业。

不过,这对于两名小将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拔擢。

事实上,不管是能力还是功绩,关兴和张苞都足以胜任前将军和右将军的职务了。毕竟,两人在马谡的手下,也不是一次两次地独当一面了。

只是,朝廷的封赏从来都不只是论功行赏而已。

不可避免的,还需要掺杂许多其他的因素。

无他,资历便是两人面前最大的绊脚石。毕竟,如今的关、张二人也才三十多而已。

好在的是,得益于父辈的遗荫,还真没人敢说两人什么闲话。

尤其是张苞,他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而张苞都能做右将军,关兴自然也能做前将军了。

因此,对于两小将的拔擢,众臣虽有议论之声,却也没人敢于反对。

随后的左将军,却是出乎意料地给了吴懿。

之所以说是出乎意料,原因也很简单:若是是按照能力和功劳来排,吴懿根本坐不上这四方将军的位置;同时,益州派和东州派的老大,吴懿做左将军的位置,又是有些低了。

按照众大臣私下的讨论,吴懿应该是车骑将军才属正常。

不过考虑到如今大汉已经从益州迁都日久,东州派与益州派的影响力也日渐衰微,综合考量之下,让吴懿做一个四方将军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吴懿似乎对此也是早有所料,能有一个左将军入账,吴懿倒是已经很满足了。

不满足又能怎么办?难道要跟如日中天的马谡去闹吗?

吴懿显然不会这么愚蠢,因此,至少,表面上,吴懿是很爽快地便接下了此令。

只是,吴懿的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至于这最后的后将军,众臣都以为,这会是马谡爱将王平的囊中之物,却不想这个位置却给了吴国的降将军——陆逊。

论能力,陆逊自然是没得说。

但一来,就该给陆逊这么高的位置,众臣还是很意外的。

毫无疑问,之所以这么做,马谡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平衡。

益州和元从系有魏延和关兴、张苞,已经是强大无比了,至于其他的位置自然要尽可能地分给其他的势力。

吴懿代表着益州派和东州派,郭淮后头的是魏国的降臣,自然陆逊的身后,便是吴国的降臣了。

为了更好的治理东吴之地,马谡必须给与东吴人一个希望、一个目标——你看陆逊都可以做到后将军,只要你好好努力,你也是有可能的。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算是大汉对于陆逊明明已经投诚却还是受累被举家迁移到关中的一种补偿了。

再之后,便是四征将军了。

毫无疑问,最先被任命的,便是马谡的嫡系爱将——王平,封征南将军。

王平及其手下的数万无当飞军,已经在无数次的战斗中经受过检验,拜征南将军可谓是正当其利。

当然,众人所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是征南而不是其他,马谡实际上也在为之后的事情做着准备。

在王平之后,便是吴班。

作为东州派和益州派的大佬,曾经的大督(夷陵之战),吴班被封为征西将军,也是应有之意。

再之后,则是征东将军,赵统。

嗯,作为赵老将军的传人,赵统的任命,自然也是毫无意外。

最后,便是征北将军,姜维。

是的,作为历史上丞相的好徒弟,马谡也是毫不吝啬地给了姜维一个征北将军的位置。

嗯,既算是给郭淮找个助手,也算是对被顶了位置的姜维的一个补偿吧!

至于马青和魏昌,前者因为女生的身份,后者则是因为建功较少,因此分别只是被封为了镇西和镇北将军。

而马谡曾经的家将,马岭和马旭,也是分别获封平西和安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