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原本还万里无云的天空,瞬间便是风起云涌了起来。
还未等刘禅站起了身,“啪嗒、啪嗒”的声音已然响起,黄豆大小的雨点,狠狠地从空中砸落。
瞬间,好不容易止住的众人又随着老天爷哭成了一片。
......
足足七天之后,刘禅才从失去相父的悲痛中稍稍缓了过来。
确切地说,也不是刘禅自己缓了过来,而是被马谡和蒋琬以及赵云给劝了出来。
无他,丞相已经离开了,但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
尤其,如今的大汉已经完成了一统的大业,底下的将士们也该得到应有的封赏了。
此事因为丞相的离开而稍有耽搁,将士们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理解归理解,但等待终归是不好受的。
面对马谡等人的谏言,刘禅也是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随即,刘禅也是在百官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太庙之中,以传国玉玺向先帝和列祖列宗告捷。
随后,回到了正殿之中的刘禅也是开启了新一轮的封赏。
毫无疑问,最先得到封赏的,自然是骠骑将军马谡。
至于他的职位,也不出意外的是丞相兼任大将军。
同时文官方面,以《出师表》为蓝本的蒋琬、董允和费祎等人也是分别占据了文臣的高位。
而与有条不紊的文官相比,武将这边就显得有意思得多了。
当然,继任马谡骠骑将军的,并没有什么意外,正是老资格的魏延。
这些年,魏延虽然因为马谡的崛起而显得有些暗淡,但无论如何,作为先帝座下的大将,三公级别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的位置,都必须有他的一席之地。
同时,因为马谡已经承接了丞相的衣钵,荆州系和元从系自然也需要有人能够顶上来。
毫无疑问,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亦或是功绩,魏延都是不二的人选。
应该说,魏延升任骠骑将军,也是实至名归的。
至于资格最老的赵云赵老将军,却只是担任卫将军,并改封万年县侯,同时增获了千户封邑,另增一子为乡侯。
不得不说,刘禅对自己的四叔真的是没话说。
当然,这也是赵云老将军应得的荣耀。
不说别的,赵老将军以古稀之年,为大汉训练出一支骑兵,这份功绩,便足以将其抬上三公将军的位置。
至于为何是卫将军而不是骠骑或是车骑将军,这也很好理解。
一来,马谡曾为骠骑将军,因此骠骑将军的位置,自然是该由荆州和元从一系的将领担任。而赵云虽是元从,却因为常年独来独往,虽然有着极高的地位,却又不算完全是元从一系,自然无法继任骠骑将军。
二来,卫将军乃是三公将军之中掌管禁军的存在,作为刘禅最为信任之人,赵老将军的位置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三来,因为掌控禁军的缘故,卫将军是常年坐镇都城的。而赵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在天下已经一统的情况下,安心在都城,比什么都好。
因此,赵老将军任卫将军也是实至名归的。
如果说前面的两人获封还在意料之后,接着的车骑就着实有些出人意料的。
是的,作为三大将军的车骑将军,并没有给到益州派系吴懿或是吴班,也没有给深受马谡看重的王平,反而是给了曾为魏将的郭淮。
当然,按照贡献来讲,自从陇右一战投降汉军以来,郭淮的行为一直都是可圈可点的。
就拿最后的几场大战来说,上党一战中拿下了并州,又在决战中独领一军重创了魏军,还在战争的末期,以轻兵迫降了从洛阳至邺城的诸多的城池。
说郭淮的功劳仅在马谡之下,一点都不为过。
因此,论功行赏的将车骑将军赐给了郭淮,虽然有些意外,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当然了,郭淮的上位,也就彻底地标志着曾经的降将派,如今的魏国一系臣子,将以另外的方式登上大汉的政治舞台。
不用说,这依旧是为了朝堂的平衡。
在三公将军之后,自然是四方将军。
而这四方将军的任命,又再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