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分兵太过陷困境

没办法,作为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他根本没办法去与曹叡解释,而且即便是解释了,曹叡也根本不会相信;

同时,作为颍川系的一员,他既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基本盘,也更无法指挥其他的附庸之徒。

因此,同曹叡一样,陈群也只能看着矛盾一点点地被激化,被利用。

飞快的,颍川系的施压,已经演变成了要用扬州以换取荆州(颍川)的地步。

事到如今,曹叡即便是想要拖也是不能了。

毕竟,继续拖下去,还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离谱的要求。

若是换了平时,颍川系好生商量之下,看在已经阵亡的司马懿父子的面子上,要曹叡放弃半个扬州而保证颍川的安全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在如今魏、吴联合的大势之下,半个扬州,对于曹魏而言,也可以说是鸡肋。

而颍川,才是曹魏的心脏所在。用扬州换颍川,也绝对是划得来的。

可偏偏,因为颍川系的逼迫,曹叡反而是不能这么做了。

无他,一个君王最恨的,就是被胁迫。或者说,君王最害怕的,就是一次的让步换来更多的肆无忌惮的得寸进尺。

扬州换颍川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让让颍川一系在其中尝到了胁迫的甜头。

因此,曹叡不可能同意颍川一系的安排,至少,不能完全按照颍川系的想法来。

一边是魏国的核心利益,一边是曹氏的核心利益,可以说,颍川一系算是将曹叡给逼到了两难的境地之中了。

要说,曹叡到底是曹叡,在这近乎两难的抉择之中,却硬生生地让他走出了第三条道来了。

既然东吴对自己有领土要求,与其给你扬州,加深吴、魏之间的接触面,不如将东吴梦寐以求的荆州让给他们。

一来,东吴的水军可以在荆州发挥出更大的战力;

二来,吴军的加入,还可以减少自己与汉军之间的接触面;

三来,吴军入驻荆州,自己在樊城、新野的兵力就可以回撤,从而将兵力进一步收拢。

可以说,曹叡此举也算是一举数得了。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曹叡还一举解决了魏、吴两军如何协作的问题。

当即,曹叡便是传令给了前往东吴的使者,对东吴进行让步。

而接收到了曹魏的“诚意”,孙权也是喜不自胜。

多少年了,吴军一直都是被索取的对象,今日终于有了新的土地并入版图,这如何能不令孙权欣喜不已。

当然,若是这块地盘能是自己所心心念念的合肥,那就更好了。

不过,孙权也从这谈判之中看出来了,要魏军放弃扬州,几无可能。

而能有荆州入帐,自己显然也不亏。

要知道,曹魏所占据的荆北地区,几乎是荆州的全部精华所在。

虽然如今的曹魏在荆州只有区区的一个半郡,不管是南阳郡还是那半个江夏郡,都是十分富庶的存在。

这要不是汉军提前把襄阳郡给占了去,曹魏都不一定能舍得这块膏腴之地。

当然了,孙权也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一旦自己的军队进驻荆州,就相当于要为魏国站岗,与汉军作战几乎也是必然之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今日不为魏国站岗,来年,汉军难道还会放过自己吗?

晚打不如早打!趁着魏国还有足够的实力,趁着还在自己擅长的荆襄水网,发兵抗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仅仅是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思索,孙权便是同意了曹魏的条件。

随即在互换了国书之后,孙权也是下令大军西调,接管荆州。

而对于孙权的这道命令,前线的陆逊倒也是比较认可的。

或者说,能趁火打劫拿下荆州一个半郡的地盘,已经是大大出乎了陆逊的意料。

毕竟,在汉朝即将一家独大的情况下,按照陆逊的想法,为了活下去,即便是没有任何好处,吴军也必须向汉军发起进攻了。

陆逊这边没问题,作为孙权心腹的诸葛恪就更没有问题了。

因此,在得到了西调的命令之后,近十万吴军也是在陆逊和诸葛恪的带领下,快速向西。

至于这行军的路线,一直对荆州之地垂涎欲滴的陆逊也早有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