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上党战罢各方动

曹家人,从不缺少果决的血勇之气。

哪怕是在穷途末路之中,也还有曹髦怒持宝剑,冲出宫门,将司马氏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壮举。

可最终,曹髦却也只能遗憾地倒在大街之上,更无力阻止司马篡魏的进程。

同样,此刻曹叡的决断,不可谓之反应不快、行动不速、措施不强,只是,大厦将倾,却不是一手可扶之。

而最为致命的是,虽然曹叡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可实际上,曹叡和一众魏国朝臣心中,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赢下汉军。

就像是DOTA2,不管是带球,还是团战,抑或是抓人,你总该要有点什么办法,才能赢下比赛的。

没有丝毫获胜的画面感,那就只能是被各个击破、处处挨打,最终输掉比赛。

偏偏,此刻的魏军,就是缺乏这样的画面感。

这也怪不得魏国的君臣,实在是能想到的办法,他们都想过了:守城,城守不住;野战,也被汉军碾压;水军,本就不是魏军的特长......

若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此刻的曹魏俨然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垃圾时间”。

任凭曹魏如何挣扎,都已经避免不了被灭国的结局。

只是,现实到底不是游戏。

游戏里,你可以笑着打出GG,但现实里,认输,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曹叡想要放弃,其身后的各种门阀世家也不会同意。

当然了,现实也远比游戏要复杂得多,其影响的因素更是多如牛毛。甚至,一个重要人物的死亡,就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比如,就是因为周世宗柴荣的英年早逝,便是让蒸蒸日上的后周为宋朝所取代;

而在钓鱼城下死亡的蒙哥,更是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局势。

也正因为有着诸多的偶然因素,所以,在现实之中,不到最后的时刻,根本不会有人会放弃。

哪怕他们已经找不到赢下对手的办法,他们也会宁愿相信,明天,解决的办法就会被智者送到自己的手中。

你别说,这样的奇迹故事,还真在古今中外的传记中不断上演着。

甚至,曹魏本身就是这样的奇迹的亲历者——那年赤壁,就是一场大火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不用说,如今的曹叡和他的朝臣,也在等待着这样的奇迹发生。

而随着曹叡的命令下达,整个曹魏也是如同一台机器一般轰然开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魏军大败于长平的消息也是终于漂洋过海般的传到了扬州和江东。

作为吴军前线最高指挥官,陆逊几乎立即就意识到了此事对于三国局势的重大影响。

也是在第一时间,陆逊便是下令停止进攻。要不是手下诸葛恪的竭力反对,陆逊甚至是要下令大军直接退回江东。

没办法,长平之战的影响太大了。

或者说,魏军大败,而汉军大获丰收的战果,对于三国之间的博弈而言,实在太过重大了。

陆逊想过几乎所有长平之战可能的结局,魏军胜、汉军胜,哪怕是魏军惨败而归,陆逊也能接受。

唯独就这魏军惨败,而汉军获得大批俘虏的结局是陆逊所最不愿意看到的。

很简单的道理,汉军这样的胜利,实质上已经打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固有的结构,而且是以一种极其暴力的手段打破的。

陆逊很明白,从此之后,汉魏之间的国力、军力对比已经颠倒。

甚至,等汉军消化掉了魏军那十余万的俘虏,吴军与魏军绑在一块也不再会是汉军的对手。

因此,想要阻止汉军一统的步伐,吴、魏两军必须合流,而且要越快越好!

而基于以上的判断,陆逊也是果断叫停了对合肥城的进攻,以免即将成为盟友的吴、魏两军内部互相消耗。

甚至,为了避免发生什么误会,陆逊还想要直接退军。

只可惜,这道命令遭到了其副将诸葛恪的强烈反对。

说是副将,但实际上,诸葛恪几乎就是孙权的代言人。军中至少有一半的兵马都是以诸葛恪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