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谁,哪怕是已经被看作继承者的马谡,都没法做到。
当即,马谡也是微微低下了头,略带羞赧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别说马谡了,就连丞相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道:“公琰此言有理。只此一次,吾绝不再犯。”
而在道歉的同时,丞相也在心中思索着,是不是该让马谡挑起更重的担子来。
毕竟,自己已经年过五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当然了,蒋琬却是并不知道丞相的打算。见丞相答应不再熬夜,蒋琬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下官代大汉百姓谢过丞相矣。”
言罢,蒋琬又朝着马谡狠狠地瞪了一眼。
不由得,马谡却是更加心虚了。
“好了好了。”见状,丞相也是再度开口打圆场道:“今日要公琰前来,实有要事,且先坐下。”
“是。”蒋琬当即也是抱拳领命道。
随即,丞相也是将昨夜与马谡所商议之事给一一告知了蒋琬。当然,要蒋琬做这第一任总考官的决定,丞相也是如实告知了蒋琬。
身为丞相的绝对心腹,又是蜀汉四相之二的蒋琬,听罢了丞相的诉说之后,自然立即明白此次科举的重要性,更明白作为总考官,他肩头的任务之重。
“禀丞相。”略作思考后,蒋琬也是抱拳而道:“下官以为,此番科举,虽名为招贤馆之考核,然实际意义重大,或为科举之首亦不为过。”
闻言,丞相与马谡也是纷纷点头。
显然,对于蒋琬立即能抓住科举的重点,两人还是很满意的。
见状,蒋琬随即也是继续说道:“故此番科举所荐之人才,日后当皆为我大汉之股肱之臣。”
“然也。”丞相点点头,道:“虽不敢说全部,但其中大部或当为天下先也。”
蒋琬随即也是点点头,继续道:“所谓之总考官,于众多考生而言,既有拔擢之恩,又有授业之宜,可谓重矣。故此,下官以为,这总考官之责,最好由丞相或马将军担当。若需下官,可担任副考之职。”
对于总考官的重要,以及日后可能因为此任而拥有的权柄,丞相和马谡自然是明白的。
面对蒋琬的谦让,丞相和马谡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然,丞相和马谡都知道,蒋琬这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
很简单的道理,若是推卸,蒋琬就不必担当副考。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从蒋琬的角度来看,这么大的权柄,只有丞相或是丞相未来的继承人才能担起来。否则势必形成另一个山头,于朝局不利。
哪怕那个人是他自己,蒋琬也不认为自己能够不形成势力的山头。毕竟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人在居中往往都会身不由己。
而蒋琬能对自己、对朝局有如此见解,还能为了朝局的平稳而主动将权力推出,这着实是让丞相相当满意:自己到底是没有看错人。
随即,丞相也是给了马谡一个眼神,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你要的人,你来解决吧。
马谡立即会意,随即也是抱拳而道:“长史误矣。”
“哦?”蒋琬有些意外,又有些疑惑地看向马谡。
当即,面对着颇为诚恳的蒋琬,马谡自然也不藏着掖着,随即便是解释道:“科举之形成势力,此为必然,也是吾与丞相所希望者也。可若是此势力,归于丞相或是本将,虽然短期内无甚关系,但世家门阀之人迟早会发现此弊端。到那时,朝堂之上将呈现非科举、即世家之二极分化。如此,则势必形成党争,而国将大乱矣。”
略略顿了顿,让蒋琬稍作笑话,马谡这才接着说道:“相反,若是此势力,以长史或是其他人为首,则朝堂将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也。如此,反而更有利于大汉之稳固。”
听着马谡的解释,蒋琬也是终于明白了过来,随即却是大笑道:“丞相、幼常,你们这是要做那渔翁,却叫吾这只鹬鸟,冲锋在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