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汉魏停战吴国乱

只是面对魏军的和谈天团,马谡的身边几乎是空空如也,除了一个刚刚归来的董允,马谡几乎没有兵马可用。

没办法,丞相有令,即便是赴汤蹈火,马谡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然,在脑海之中,马谡也是开始思索着要如何打赢这场“唇枪舌剑”了。

随即“我大国自当雅量”、“我大军所占一州之地,决不可可能送归给二位”、“有本事,你们派兵来打呀。”等等一系列曾经的谈判经典词句,很快被马谡给记了起来。

只是,就在马谡带着满满的“知识”,在踏入谈判桌前时,马谡却是明显感受了气氛的不同。

在双方友好见礼之后,曹魏的使者也是率先开口,道:“关于两州之地的归属,我方的意思是,就以现如今各自占领的区域作为划分。即北面以函谷为限,而南面则以江水为界,你占襄阳、我驻樊城。隔河相望,何如?”

闻言,马谡的心中也是颇为诧异。

说好的桀骜不驯呢?说好的讨价还价呢?

事实上,马谡着实是被电影电视剧给带歪了。

若是双方的诉求没有基本达成一致,怎么可能启动这样高规格的谈判。

怎么?一句话都还没说完,就把自己的底线给说出来了,这还怎么谈下去。

自己准备好的说辞还怎么用出来。

可是,总不能自己还让函谷关的兵马继续进攻吧!又或者襄阳的兵马再度杀向樊城吧。

这显然都与丞相和马谡共同制定的休战国策是背道而驰的,马谡也不可能拿着丞相的信任去哗众取宠吧。

当即,马谡也是快速看向了董允。

董允很快也是接受到了来自马谡的眼神,当即便是会意道:“魏使爽快,边界之事,便如贵使所言。只是,这粮秣方面......”

此话一出,马谡也是无奈扶额。

我是让你去继续商量的,不是让你去答应去的啊。

轻叹了一口气,马谡也只能故作沉默地靠向了椅子的后背靠了一靠,算是对董允之言的支持。

于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魏、汉双方的谈判也是有条不紊的继续推进着。

而且,是以一种极其快速的推进着。

之所以会如此的顺利,倒也跟两国之间都有着休战的愿望不无关系。

只是这样一来,马谡的身份就很尴尬了,几乎是从一个准备上场的“辩手”蜕变成了一个吃瓜的“看客”。

不仅如此,随着魏、汉双方条件基本达成一致,幸运的马谡甚至是几乎白捡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功劳。

不过短短数日的时间,魏国的使者便已经带着双方达成一致的国书,便是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而与此同时,位于襄阳的汉军,包括丞相和一众的将领在内,也是开始默默开启了归国的准备。

毕竟虽然丞相权侵朝野,但对魏国的国书,还需要盖上玉玺才能算数。

也就在魏国使者离去的第三日,丞相便是安排好了荆州的事宜,随即带着一众的将领和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启了回程之路。

当然,大部分的汉军包括马谡和他麾下的几名小将,却还是要继续留守在荆州,以防魏国突然撕毁约定。

应该说,在这份停战的协定之中,魏国也好、大汉也罢,谁也没吃亏,但谁也没有得到什么便宜。

唯一从中获益的,竟然是乱成了一锅粥的东吴。

是的,也是随着汉魏之间的停战协定的签订,让东吴的孙权和以陆逊为代表的吴郡世家幡然醒悟了过来——他们要继续在这么斗下去,恐怕他们还没有分出胜负呢,就已经被魏国和蜀汉给吃得渣也不剩了。

也是随着汉魏的停战,东吴的内部也暂时停止了互相的倾轧,转而开启了合作。

只是,这样的合作,显然已经来得太晚,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