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

这些人有上次来赴约的,也有没来过的。

他们都一改态度,对赵村长极为热情。

尤其上次秋师爷特意来给赵村长坐镇的消息传出去。

也没人敢跳起来搞事。

反而姜梨花这个甩手掌柜没人找。

当然,不是没人想找她,而是都被村长拦着,不让他们去打扰她。

村长知道姜梨花最近都在忙土地相关的事。

这件事他看得可比菌菇还重要。

就算姜梨花不提起,他也不会让闲杂人等去打扰他。

能处理的他都会拦过来先处理。

处理不了的还有秋师爷,再往上可还有县太爷。

这两位也没少往马头村跑。

尤其县太爷,没事的话就三天两头往姜家去。

姜梨花最近也的确忙得没心神去管菌菇的事。

既然村长做得得心应手,她便干脆甩手得彻底。

除非村长过来跟她说明各种情况和进展,不然她都不会主动去问。

她这段时间在为大棚的事做准备。

潼阳县这边应该属温带,冬日气候没有寒带那么严重。

不过秋冬温度也会变低。

按照她这段时日走访了解,推测最低温度可能会到5度左右。

十月中旬开始温度就会断层下降。

所以十月初开始,她地里的作物就必须上大棚了。

古代没有塑料,她只能选择用白纸刷蜡和桐油。

光定制这一批纸就要耗不少时间和精力。

因为潼阳县没有专业的造纸坊。

还是敖通判帮忙在临安府找的造纸坊定制长纸,又寻了做纸伞的老匠工加工。

姜梨花不了解这些人的技术,他们恐怕也不了解她的需求,所以需要先过去盯着。

只要先做出一张合格的,后面就不用她。

田地的打理她都只能交给伍成。

不过她已经雇了十几个人每日帮着打理田地,伍成只需要帮忙盯着就行。

不过他还得帮忙做肥料。

除此外,田地还需要建窑和埋管。

虽然这里的冬日不会太冷,但在最低温的时候还是需要进行保暖。

每隔十亩就建一个小土窑,连到每一垄地,用中空的竹管埋入土中。

只要稍微把热气送过去就行,不需要多热。

好在这次有种植作物的田地不是特别多,暂时还赶得及。

月底营养液坊就能竣工。

正好第一批作物也可以先后收下来制作。

到时她就得亲自盯着营养液批量制作的事。

种田、大棚和肥料的事还是得交给伍成。

所以她现在是挤着时间,尽可能的把一些难度高,复杂的事先做了。

好在她身边的都是一些靠谱的人。

养生膏那边,金花婶和小红打理得井井有条,都不需要她操心。

田地和肥料相关事宜,伍成这边也没出过任何错漏,甚至还总能给她查缺补漏。

一些她没想到的对方也会补上。

村长那边菌菇事宜也安排得很妥当。

拍卖会进行得很顺利,十种菌菇都被拍出去。

最受欢迎的松茸被拍出五十三两的价格。

别看钱多,但如果是集全村之力,倒是还算轻松。

接下来便是要先在拍下菌菇种植权的村子建菌丝或菌种坊。

这事村长会联同各村村长盯着,也不用她插手。

她只需要等工坊建起来,招人开始批量培育相应的菌丝、菌子就行。

转眼到九月底,各村更忙了。

九月底低温已经明显一天不一天低。

空气中的湿度也越来越高。

菌菇的事还在忙着,秋收又开始了。

加上姜梨花那些工程,下半年马头村几乎都要忙成陀螺。

就在这时,一队轻骑从上京而来,刚进入潼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