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滁河两岸群众抗日救亡工作全面展开之际,国民党却倒行逆施,加快了由政治限共转向军事**的步伐。
1939 年秋,国民党派兵驻守古河一带,他们非但不积极抗日,反而勾结敌伪,封锁滁河。这一恶劣行径,使得和含全县委的工作受到极大阻碍,难以跨越滁河去统一领导三县的工作。
滁河的封锁,切断了党组织之间的正常联系和工**同,给抗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广大党员和群众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坚守抗日信念,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与国民党的反动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为适应形势变化,1939 年 10 月,根据苏皖省委指示,撤销了和含全县委。随后,分别成立了含山县委、全椒县委及和县善后集区委。
这三个新成立的组织,均直接归省委领导。在新的组织架构下,各县委和区委迅速明确职责,积极投入工作。
含山县委深入当地,加强党组织建设,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活动,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全椒县委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抗日策略,发动群众抵抗外敌入侵。
和县善后集区委全力做好善后工作,为前线的抗日斗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他们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着各自的力量。
1939 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所辖的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及第八团第一大队等部相继挺进和县,江浦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活动。
为了广泛动员群众投身抗日,他们将抗日救亡宣传工作视为重中之重。面对当地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民间武装力量,新四军尤其注重争取当地民间封建武装大刀会参加抗日。
新四军的战士们深入到乡村和集市,与百姓亲切交流,耐心讲解抗日的形势和意义。对于大刀会的成员,他们更是以诚恳的态度,讲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消除他们的顾虑和误解。
通过多次的接触和沟通,新四军展现出了坚定的抗日决心和为人民谋福祉的真诚愿望。渐渐地,大刀会的成员们被新四军的精神所打动,开始理解抗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939 年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在庐江东汤池传达了中央军事副**周恩来在皖南军部所做的要新四军向皖东、皖中发展的指示。
巢南作为皖中的战略要地,却被大刀会所把持,这无疑给创建皖中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刀会成员众多,势力复杂,且长期在当地盘踞,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然而,他们的立场和态度并不明确,对共*的抗日主张和行动也存在着误解和疑虑。
要把大刀会争取过来,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利益所在。或许是对自身地位和安全的担忧,或许是对传统势力范围的维护,只有找准关键,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向他们阐明抗日的大义和共同的敌人。用事实和道理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才能真正保障自身的长远利益。
同时,可以派遣得力的人员与大刀会的首领和骨干建立良好的关系,逐步赢得他们的信任。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大刀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共的诚意和善意。
此外,展示共领导下的抗日力量和成果,让大刀会看到抗日的希望和前途,从而吸引他们主动靠拢,共同投身到抗日的伟大事业中来。
前不久,为了争取大刀会,曾派魏兆雨大队长率两个连前往开展争取工作。然而,在楚歌岭,他们却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暗中操纵的姥坞嘴大刀会的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