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神的旨意是这样了,那就干吧!
据朱元璋后来的说法是:“将就凶而不妨。”岂止是不妨啊,一条金光大道就在眼前!朱和尚就此迈出皇觉寺,怀揣一块红布,奔向州城,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帝国。
正是,此一去金戈铁马,逐鹿中原……
就这样,青年农民朱元璋把老前辈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落到了实处。
投军之后,前后历时十六年,一个贫家子弟就在征战之中,登上了皇位。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集庆路(今南京)拥兵称帝,建年号洪武,国号为“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当年投军时他二十四岁,到如今,也不过才四十岁。
五年后,洪武皇帝发三路大军,进击元朝的残余势力(现在只能叫作“北元”了),一口气把他们打回老家去了。这江山,终于是稳稳地坐定。
这个农民皇帝传奇的一生,可谓一个绝好的励志范本。我劝诸位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不妨弃一切励志读物而不读,只读《朱元璋传》就够了。朱元璋的启示,对克服困难比较有用。
首先,他当年对于前途的选择太重要了。留下来是等死。逃走,无异于反迹已露,天网恢恢下,又有何处可逃?这是找死。
只有“就凶”,也就是冒些风险,才能杀出一条路来。成功就是要冒风险的,无论如何不能等死。
其次是专注。我们现在的个人事业,与朱皇帝的宏大事业比起来,其规模、其难度、其风险系数,百不及一。他老人家十六年就能大功告成,我们如果积十六年之功,专营一事,又何愁不成?
朱元璋出身赤贫,少逢丧乱,大字识不得几个。由于出身和阅历决定,这位农民皇帝治理国家,有他非常独特的一套。这个我在后面,会提到其中的一些。
这位老皇帝的后继者,也大多极有特色。大明后面那十几个皇帝,有些人的表现,能让人目瞪口呆,我这里来数一数。
有被起兵造反的叔叔掀翻,至今不能考证其下落的失位皇帝(惠帝,又称建文帝);有不甘心被削藩,扯旗造反,杀进京城夺了皇位的谋逆皇帝(成祖)。
有被太监鼓惑,两天内仓促征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做了蒙古瓦剌俘虏的屈辱皇帝(英宗);有被“夺门之变”的复辟闹剧赶下台的废帝(代宗,又称景帝)。
有终身依恋比自己大十七岁的万贵妃,其余皆百事不问的甩手皇帝(宪宗);有自己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抖威风,修造淫窟,在扬州遍搜寡妇、处女淫乐的胡闹皇帝(武宗)。
有沉迷于道教,信任大奸臣严嵩,差点被宫女用绳子勒死的仙家皇帝(世宗);有色中饿鬼,淘空了身体,登基仅一个月就吃错了药一命呜呼,连年号都险些捞不着的短命皇帝(光宗)。
有近三十年不上朝,不见朝臣,国家大事去他娘的怠工皇帝(神宗);有信任奸佞太监魏忠贤,一心一意玩木匠活儿的巧匠皇帝(熹宗)。
最后一个就是,励精图治却猜忌刻薄,干啥啥不成,终于亡了国,城破之际,与一名太监做伴儿,吊死于煤山上的倒霉皇帝(思宗)。
你们看看,这都是些什么角色?尤其是后面的那几个,做个普通人,都觉得他们心智有问题,不要说做一国之主。当然,中间也有过几个开明、理性的,但在位时间都不很长。
这就是明朝。
皇帝,多半很古怪。但大臣当中,却出了一批又一批名臣,或高风亮节,或有谋有勇,或精明干练。其事迹,端的是可圈可点,有些人的名字,到今天也是妇孺皆知。
君与臣,就这么拧着劲儿,共同撑起了一个天下。中间令人叹息的事情,不少。
虽然明代在开国盛世之后不久,就一连七八个皇帝非昏即庸,把朝臣惊诧得像看耍猴一样,不敢怒,又不敢笑,更不敢怀疑皇族的遗传基因是否出了问题。
相比之下,名臣总还为大明挽回了一点儿面子。无怪乎当代有人说,明朝的臣子才最像臣子,这个群体最讲究为臣之道,不怕打屁股,不怕戴枷示众,争先直谏,就怕皇帝不恼怒。尤其是有几个特别忠于正统、忠于礼法的,简直就近于偏执了。
这个名臣系列,从开国时期排下来,可谓星光熠熠:李善长、刘基、宋濂、方孝孺、“宣德三杨”、李东阳、王阳明、杨廷和;后来更有海瑞、杨继盛、戚继光、杨涟……他们或德或才,无不有过人之处。与张居正前后脚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就有夏言、徐阶、高拱、申时行,也都是能臣干员,处理行政事务的一等高手。这个国家要是没有他们,还能不能正常运转,真是难以想象。
其他名气略低一点儿、不为后世一般人所知的能臣,就更是车载斗量了。
物以类聚。在这个队伍里面,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张居正,也就不足为怪了。
张居正所生所长的这个朝代,文治武功,虽略逊于前朝后代,但也是个世界一等的超级大国。
明朝的疆域辽阔,雄踞神州,不亚于任何前代。已失地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就是大明收复的。对极北之地的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对遥远西南的乌斯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明廷都专门设有“都司”(相当于军区)进行管辖。
那时,对大明俯首称臣的属国数量之多,前朝人不敢想象。常来明廷进贡的,有朝鲜、琉球、安南、真腊、暹罗,还有一个八百媳妇国(真是好国名)——该国拥有八百个村寨,就在今日泰国的清迈府一带,据说其大酋长有八百个老婆,每个老婆把守一寨,国名就由此而得。
明朝声威远播的地方,还有马六甲、爪哇、文莱等地。前来朝贡最远的一个藩国,居然在非洲的索马里,简直不可思议!
这样一个舞台,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风光。
我就想问:要想在这个庞大帝国的权力中心,当国十年而岿然不动,政绩卓著而造福于后世,不是旷世奇才是什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