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体弱多病,在母亲的极度溺爱之中长大,身体与心灵均呈病态。
他的生命并不长久,但他的作品很漫长,一部长达七卷数百万字。
这个人就是普鲁斯特,伟大的《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这部作品现在都称得上是最伟大的现代派作品之一,某种程度上甚至用不着加“之一”二字。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年7月10日生于巴黎附近的奥特伊尔市。
普鲁斯特的母亲生于富有的犹太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因此普鲁斯特是纯种的犹太人。他的父亲是大名医、巴黎大学卫生学教授,还是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后来还当上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卫生总监。
普鲁斯特的童年岁月大部分是在巴黎度过的,假期时就到祖父母所在的伊利埃玩。这里附近有一个小镇叫沙特尔,那里风光优美。给小普鲁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日后《追忆似水年华》中贡布雷的原型,普鲁斯特对它的描写极为细腻生动,使之名声大噪,后来这座城市也因此更名为贡布雷。
不到两岁时,父母又给普鲁斯特添了一位小弟弟罗贝尔,他与哥哥感情甚笃,由于普鲁斯特无儿无女,还终身未婚,去世后弟弟便成了他作品的继承人,将许多他生前未曾发表出版的作品整理出版。
普鲁斯特最早的不幸在他9岁时来临了,这一年他患上了哮喘,这种小儿哮喘在当时几乎是无法治愈的,就是现在也难以根治。这种可怕的慢性疾病不但从此改变了普鲁斯特的生活,也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或者说,它成为全家人生活的指南针,只要什么对它有利,全家便得干什么。例如,因为在海滨疗养更有益于它的治疗,全家便从此不去伊利耶度假而是去诺曼海滨。后来这里就成为《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巴尔贝克。还有,自从得了病之后,普鲁斯特再也不能像普通男孩子一样天天外出玩耍了,大部分时间必须留在家里,这给他平添了许多痛苦与焦虑。
母亲对他极其溺爱,这也极大地弥补了父亲的相对严厉给极为敏感的孩子带来的痛苦,使他感到生活之甜美。但这也使得普鲁斯特对母亲极度依恋,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孩子。
普鲁斯特在1882年入著名的孔多塞中学就读,这里被称为“作家的摇篮”,许多著名作家曾就读或就教于此。也就是在学校里,普鲁斯特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渴望。
这时候普鲁斯特过着巴黎阔少的生活,放学后经常由保姆陪着在家附近的香榭丽舍大街散步,据说正是在这里他与弗朗索瓦·菲利克斯·福尔的千金们相识,这位富尔在1895年成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当然,他认识的可不只是这两位尊贵的千金,他认识的小姑娘多着呢,他天生是一个多情种子,很早就一次次地与这些小姑娘中的这个或那个堕入情网了。
1889年,普鲁斯特中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已经认真地开始文学创作了。他也有些巴黎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形象了,经常出入贵夫人们开办的文艺沙龙,在这里见识了许多大人物和巴黎社交界的精英。这时候的普鲁斯特是这个样子的:
长着黑眼珠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目光特别温柔,声音更加和婉,有些气喘吁吁。他的衣着非常讲究,宽宽的丝绸硬胸,礼服扣眼上插着一朵玫瑰花或兰花,平檐礼帽。最初到别人家去拜访时,他将礼帽放在扶手椅附近。后来,渐渐地,随着他病情的逐步加重,加之与人相熟,使他敢于想怎么穿衣就怎么穿衣。即便晚上出现在沙龙中,不论冬夏,他都毛皮大衣不离身,因为他总是觉得冷。
这时候普鲁斯特已经显示了他那独特的个人魅力,使那些高贵人物都很高兴认识他,他不是贵族,是犹太人,并不特别富有,却能够经常出入许多出身比他高贵得多的人也难以进入的巴黎最上流社会,并且在那里受宠。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很早便有了“势利眼”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