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劳伦斯,与师母私奔的大作家

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劳伦斯仍一样赤贫,几乎饭都吃不上了,弗丽达忍不住经常哭泣,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他决定离开这个使他如此痛苦的祖国,到一个新国家开始新生活。

他到了意大利都灵,口袋里只剩下9英镑。所幸得到了一个侨居意大利的英国人贝克尔的帮助,不过劳伦斯马上再次显示出他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缺点,与贝克尔发生了争执。

他离开了贝克尔,此后在意大利各地犹如逃亡地到处流浪。

1920年2月底,他到了西西里岛。这时正值春天,阳光明媚的西西里令劳伦斯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他写下了许多诗篇,如《光秃秃的无花果树》《木瑾和鼠尾草》,等等。

此时一直受着贫穷折磨的劳伦斯也略微时来运转了,他的旧作如《恋爱中的女人》《虹》等的销路好了起来,得到的版税大为增加,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这时他接到了一封信,是美国富婆梅布尔来的,她力邀劳伦斯去新墨西哥一个叫陶斯的地方,描写了那里极富特色的风俗与风光,甚至随信寄来了一些那里的土特产,像印第安人巫师的符咒之类。

梅布尔的信让劳伦斯大为动心。于是,1922年2月,劳伦斯夫妇乘上了英国邮船“奥斯特利”号,经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进入印度洋,经锡兰往东,到了澳大利亚,8月份时抵达了美国旧金山。

梅布尔专程到旧金山来迎接劳伦斯夫妇,然后一起前往陶斯。陶斯位于高原之上,是印第安人保留区,景色壮丽。劳伦斯夫妇先住在梅布尔家,后来搬到了梅布尔专为他们准备的一座十分漂亮的用土砖砌成的房子里,铺着当地印第安人编制的地毯。

但劳伦斯与梅布尔的关系很快出现了裂缝,也许是因为弗丽达与梅布尔合不来,于是劳伦斯离开了,搬到了附近牧场上的一栋木屋里。不久,两个丹麦画家,贫困而年轻,也来到了这里,劳伦斯接待了他们,四个人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他还接待了专程来看望他的忠实的读者和朋友塞尔泽夫妇,据说塞尔泽甚至不让妻子在洗手前读劳伦斯的来信。

1923年3月,他离开陶斯,到了墨西哥城,在这里写下了名作之一《羽蛇》。

在墨西哥的生活结束后,劳伦斯回到了美国。两人不久就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争吵,因为弗丽达要回欧洲,劳伦斯却不想。两人愤怒地分手了,劳伦斯留在美国,弗丽达回了欧洲。

但他们的愤怒只是暂时的,弗丽达不断请求丈夫回到身边来,终于打动了劳伦斯,这年11月他动身返回欧洲。

回来时他一见到妻子就感觉不对劲,她是与朋友默里一起来迎接他的,他很快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普通的朋友那么简单,看样子弗丽达这段日子并不孤单,后来证明他的感觉是对的。

这时已经是1924年了,梅布尔同劳伦斯重修旧好,她甚至送给劳伦斯一个叫弗林哈特的农场,于是劳伦斯夫妇又去美国了,生活在他的农场里。

1925年时,一位大夫检查了劳伦斯的身体后,告诉弗丽达他得了肺结核,最多只能活一两年了,于是弗丽达带着丈夫住进了自己的农场,这时候的劳伦斯已经是个典型的结核病患者了,瘦得皮包骨头。

这年9月,劳伦斯回到了英国,此后在德国和意大利等地旅行。他们在热那亚附近租下了一座别墅,别墅的主人是一名军官,叫拉瓦格利,他与作家夫妇成了朋友,并且在25年后娶了劳伦斯的遗孀。

在这里劳伦斯开始写他最著名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初交付出版。

刚一出版,由于里面有许多赤裸裸的性描写,立即在英国和美国都遭到查禁。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如劳伦斯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所言:“这是一部宣传崇拜阳具的。”

1929年 8月底,劳伦斯去了德国的巴伐利亚治疗他的肺结核,在病痛中度过了44岁生日。这将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

他死于1930年3月2日,弗丽达后来是这样回忆劳伦斯的最后时刻的:

这会儿,他的呼吸平稳多了。可突然,他又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生命之线在他起伏的胸膛里断了,他的脸变了颜色,面颊和下颚松垮了。死神已经俘虏了他。死神来了,劳伦斯死了,如此简单,只有细微的变化。然而,这又是决定性的、让人震惊的变化,他死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