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父亲叫古斯塔普·莫泊桑,是一个小贵族,本来住在罗伦纳,18世纪时迁居诺曼底。母亲叫罗尔,出身于诺曼底地区一个古老的家族。这个家族有一个好邻居,福楼拜家族。他的母亲是作家福楼拜和他妹妹童年的游伴,并且将他们深挚的友谊保持终生。
古斯塔普夫妻俩于1846年举行婚礼,4年之后,即1850年,有了他们爱情的第一个结晶,一个胖小子,他有一个漫长的名字,亨利-勒内-阿尔伯特-盖·德·莫泊桑。
在出生地,一个叫阿尔克村的小地方,小莫泊桑度过了生命中最初的4年后,父母把他带到了位于伊曼维尔的宅子。这时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不幸:他父亲同家里的女仆发生了那种关系,给父母本来颇为热烈的夫妻感情浇了老大一盆冷水。
不过他们并没有决裂,而且还有那种关系,两年之后便产下了一颗新的种子,我猜这不能说是爱情的种子,只是性行为的产物了。这次又是一个男孩,取名叫艾维。哥哥毕生都很钟爱这个幼弟。
古斯塔普两口子的感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冷漠了,终于彼此都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干脆分居了,在那时这就是离婚。这是1861年的事,莫泊桑是年11岁。
他和弟弟都被分给了母亲,从此他们早年的岁月里便没有了父爱的影子。
13岁时他被送进了一所神学校接受初级教育。这种带宗教味的学校就像军营一样,刻板不过,从小好动的莫泊桑十分不适应,于是干脆捣蛋,直到被勒令退学为止,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四年,他进去时是个13岁的少年郎,出来时已经是长胡子的小青年了。
母亲带着这个淘气的儿子又搬到了一个新地方——卢昂,这也是夫妻俩成婚之地。她也许是为了替儿子找一所不那么令人腻烦的新学校,不久就把儿子送进了卢昂高级中学。
这里比原来的神学校好玩多了,莫泊桑没有再捣蛋,并且开始了朦胧的创作。
莫泊桑在这里结识了一个叫布依耶的诗人,他是莫泊桑最初的导师。
1867年秋天,母亲带他认识了对他一生将有重大影响的伟人——福楼拜。
早在十年之前福楼拜就因为写下了《包法利夫人》而进入名作家行列,不过由于他对作品过于追求完美,产量不多,于是乎生活就比较清苦了。
在高级中学待了两年后莫泊桑毕业了,准备上大学了。
他去了巴黎,本想进大学学法律,这时已经是1869年。我们知道第二年法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普法战争,年已二十的莫泊桑从了军,但还没轮到他上战场法军就一败涂地了,第二年他退了伍。
一开始他又去学习法律,不久在父亲的帮助下进了海军部,这是他独立谋生之始。但他放在心上的并非公务,而是文学。
我们前面说过莫泊桑的母亲是福楼拜童年的游伴,她几年前就已经把莫泊桑介绍给了福楼拜,莫泊桑退伍后她请求住在巴黎的福楼拜照看她的儿子。
从此,几乎每个星期天,只要福楼拜在巴黎,莫泊桑都会去拜访导师,请他批改自己的作品,教导自己如何写作。据说导师这时会让弟子坐在窗前观察街景,然后让他一一记录下来,以培养他观察的敏锐与行文的缜密。
他称得上是福楼拜的入室弟子,福楼拜很喜欢这个弟子,把他当儿子一样介绍给他的作家朋友们,例如左拉、都德、龚古尔兄弟等,他往往用这样的话来介绍:“他是我的徒弟,我像爱儿子一样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