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暗自希望未来工作的地点不会距桑菲尔德太远,这样也许我还有机会看到他。但这时我知道永远也见不着罗彻斯特先生了。
我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我浑身战栗着,痛苦万分。只希望自己从来没有生下来,从未到过桑菲尔德。
我抽泣着,不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我说了,离开他如同离开我的生命一样。
到现在我还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接下来发生的却太让我不可思议了。
罗彻斯特先生一下子否定了他前面说过的所有的话,什么我要走了,他要同布兰奇小姐结婚了,一切全都是假的,他要我留下来。
但我怎么会留下来呢?我对他说: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吧?——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说话,就仿佛我们两人将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
罗彻斯特先生紧紧地抱住了我,说他要娶我,要我做他的终身伴侣。
我开始怎么也不相信他的话,坚持要走,但他越来越激动的言语令得我终于清楚了:他的确渴望娶我为妻。
还有什么好推辞呢?我本来就是那么爱他!
这晚,当我们分别的时候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虽然对这个突然而来的幸福还不那么自信。
第二天,我从他那里也知道了他之所以假意向布兰奇小姐求爱,目的只是要激起我的嫉妒,让我的爱情更加炽烈,确实,我对他的爱情已超出了我的言语所能表达的。
我们要结婚了,但就在结婚前夕,有一天晚上,我从梦中醒来时,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人,犹如鬼魂,正在我的卧室里,我看到她持着蜡烛,正仔细看我的结婚礼服,怀着憎恨把我的面纱撕成两半。
她举着蜡烛向我转过身来,脸孔向我凑近,她长得恰如传说中的鬼魅般恐怖,我顿时晕了过去。
罗彻斯特先生一开始断言说那只是我的梦,但当我把撕成两半的面纱给他看时,他脸都白了,他说那一定是格雷斯·普尔。
就在我们的婚礼正要完成时,它就结束了,那个梅森先生又来了,从他们的口中我知道了罗彻斯特先生还有一个妻子,还活着,并且生活在桑菲尔德。
罗彻斯特先生这时候的愤怒与自悲难以言述,他向我们讲述了他不幸的婚姻,他如何被骗娶了一个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家庭的姑娘,她后来像她母亲一样疯了……
他带我们到了他的妻子那里,原来就是我前天晚上见到的那个撕面纱的鬼魂,也是发出我无数次听到的怪笑的人。见到我们她像只疯狗一样向罗彻斯特先生扑来,掐住了他的脖子。
那个律师告诉了我一切是怎么回事。原来,我同罗彻斯特先生订婚后,把消息通知了我叔叔,就是曾写信给里德太太的叔叔,他同梅森先生刚好认识,并且知道他同一位罗彻斯特先生认识,就提起了这事。这消息让梅森先生无法容忍,他就把实情告诉了叔叔,叔叔立即找这位律师帮忙,好让我不要陷入这场骗局般的婚姻。
他们说完后就走了,我呢?我无语无泣,只感到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泥淖,无处立足,坠进深渊,激流已将我淹没。
我已经决定要离开他了,“离别”这两个字眼让我的心如刀剜般痛苦,但我别无选择。
罗彻斯特先生仍一如既往地爱我、渴望同我生活在一起,为了博得我的谅解与同情,他告诉了我他不幸的生涯。
他是家里的次子,父亲不愿意把财产分割开来,因此把所有财产留给了他哥哥。为了使次子免于赤贫,他替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对象是他一个在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朋友,他答应给女儿三万英镑陪嫁。
他被带到那个女人跟前,她是美丽的,也似乎多才多艺,还主动地引诱他——她比他要大整整5岁,当时他只是一个学生,被自己的亲人和这外表美丽的女人所迷,同她结婚了。
婚后他才发觉她原来是那样恶劣:缺乏教养、极度淫荡。更可怕的是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没有理性,终于,她疯了。其实这一切早就注定了,因为她们整个家族都是如此。
他实在不堪忍受那地狱般的生活,就把这个疯妻从遥远的西印度群岛带回来,住到了桑菲尔德,那时候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死了,一切家产归他所有。
把疯妻安顿好后他开始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他尝试过各种生活,也堕落过,找过情人,但那样的生活与他的天性格格不入。终于,他还是回到了桑菲尔德。
就在他快到桑菲尔德的路上,他碰到了我,我还帮助了他。
以后发生的事我们前面都说过了,要补充的是罗彻斯特先生告诉我,他打从见到我起就注意我了,很快就喜欢我了,我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注视之内,只是我并未知觉而已。
他求我忘掉昨天的不幸,仍同他在一起,他是多么的爱我、离不开我啊!
我相信他的话,但我不能接受。
第二天一大早,当晨曦还没有照亮东方的天际时我就悄悄地离开了桑菲尔德。
我到了一个叫惠特克劳斯的地方,身无分文,差点死掉,但我被救了,救我的还是我的亲戚,圣约翰,他的母亲的名字叫爱,她有两个兄弟,一个是位牧师,他娶了盖茨黑德的简·里德小姐;另一个叫约翰·爱先生,生前在马德拉群岛的沙韦尔经商,把他的财产留给那个当牧师的兄弟的孤女,这个孤女就是我。
我得到了两万英镑遗产,但我最感动的根本不是钱,而是我有了三个亲人:一个表兄,两个表妹,正是表妹在风雨中救了我。
至于财产,我打定了主意,由我们四个来平分,每人五千英镑,足够我们四人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
尽管他们一再推辞,我仍然实现了自己的主张。
后来圣约翰去印度传教了,我也在那天下午去桑菲尔德了。
然而当我看到它时,我差点失去了知觉,如今的桑菲尔德是什么样呀!——已经是一片废墟、完完全全的废墟,荒无人烟。
我的惊愕与担心非言语所能形容。我只想立即知道罗彻斯特先生怎样了。回到镇子上后我问起了旅店老板,幸好他曾是罗彻斯特先生父亲的管家,并且目睹了发生在桑菲尔德的那场可怕的灾难。
那是在我走后不久,一天夜里,罗彻斯特先生的疯妻乘格雷斯·普尔醉酒了,从关她的地方溜出来,把房子点上了火——先点着了我曾经睡过的那张床。
这时正值深夜,等大家醒过来时一切都迟了。
整座辉煌的罗彻斯特府和它里面的财富在火海里化为灰烬。
罗彻斯特先生呢,为了救他在顶楼上大喊大叫的疯妻,为了让所有的人先于自己离开,被一根倒下来的柱子砸中了,后来被截掉了一只手,两只眼睛也瞎了。
他没能救回她的疯妻,她从楼顶跳下来死掉了。
我并没有太伤心,因为我听到了那最好的消息:罗彻斯特没有死,而且没有离开英国,如今他住在芬丁,他的一个森林围绕中的荒凉山庄。
以后的岁月不用多说,我们结了婚,我终于嫁给了爱情,从此过着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怎么评价《简·爱》呢?可以打个比喻:有的伟大作家,例如但丁或者福楼拜,是一座巨大的金山,由一整块的巨金组成的,有万吨之重。虽然是金子,但我们搬不动它,只能看看。《简·爱》就不同了,它也许没有《神曲》或者《战争与和平》那样伟大,不是一座金山。它只是小小的一块宝石,然而,缘其是小小的宝石,我们才能拿得动它,用它去换来我们所要的东西——粮食或者书籍。
这就是说,《简·爱》也许不是一部深刻的巨著,也许只是一部比较通俗的作品,但正因为它的“通俗”,很多人才会去读她,并且从她那里获取精神食粮,体验真、善、美的价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