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皇后离开人间的第二天,成帝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起床后,洗漱完毕,用过早膳,就赶忙到书房,重新审看他昨天草草批阅的奏帛。他在审阅奏帛过程中,脑海里不住地回味昨天发生的事情。
女史曹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快。他深深感到,远条宫与昭阳舍宫的赵氏姊妹虽说是给他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宜主和合德一直不能为他生下皇嗣,眼看着汉家基业后继无人,他不得不另求新欢。他坚信,曹伟能够为他生下一位聪明伶俐的子嗣。
遗憾的是,昨天午前,昭阳舍宫的宦者令任善来到华玉殿,请他去用午膳,偏偏与曹伟走了个对面,任善非将此事告诉合德不可。再加上他觉得身体不适,精力不足,不但午膳、晚膳没能回昭阳舍宫吃,而且昨夜独自住在了华玉殿寝宫。赵合德看他看得比当年的许皇后还紧。今后,她肯定监视他的行动!
成帝正在思索之际,赵合德果真走进华玉殿书房。他看到她的态度很沉静,没有丝毫责怨的样子,并且一再叮嘱他要注意保重龙体。他当然很是感激她。
赵合德从任善口中已经知道昨天的事情,但是她没有追问成帝。因为成帝只要不在昭阳舍宫过夜,就说去远条宫了。但是,赵合德也不好意思去找姐姐询问。姐姐那里还有燕赤凤经常出入。她正思来想去的时候,赵飞燕来到昭阳舍宫,主动提出将燕赤凤让于她遣用,继续警卫昭阳舍宫的安全。她非常感谢姐姐的一片好心,可姐姐也很需要燕赤凤,且自己又想把握住成帝。她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于是前来求见成帝。
她向成帝诚恳地请求,为了确保她们赵氏姊妹的安全,请陛下恩准燕赤凤可随时出入远条宫与昭阳舍宫;鉴于两宫相隔较远,燕赤凤往来未免不便,遂乞陛下在两宫之间另筑一室,以便与两宫相连。
成帝立即应允赵合德的请奏,何况当年燕赤凤还救过自己的命。只是成帝还没有觉察出赵合德的真正用意——这不仅随时可以召唤燕赤凤,而且可以通过燕赤凤了解成帝的行踪,便于她们姊妹有力地监视成帝的去向。
当下,成帝拟写诏书,命人施工,抓紧营造,限于三个月完工,并取名为少嫔馆。
消息很快传出,还没等少嫔馆破土动工,朝中一些卿臣就知道了,光禄大夫刘向,水衡都尉、光禄大夫班伯急匆匆赶到华玉殿,面见成帝。成帝一见二位谏臣到来,马上意识到他俩的来意,十有八九为了阻止营建少嫔馆。
果然,刘向、班伯求见成帝,就是为了这件事。
成帝即位之初,曾亲自推行节俭,最早营建的坟陵,规模较小,天下人无不称颂皇帝贤明。然而误听信于将作大匠解万年的建议,将初陵改迁至昌陵,诡称昌陵三年便可修成。此工程需从东山运土,填平低洼之处,运费昂贵,土价几乎与谷价相等,并且挖掘百姓的坟墓,重建村镇、营建居民房屋,耗资近百亿钱之巨,使得天下虚耗,百姓疲劳。
据此,谏大夫刘向携其他正直谏臣,苦口婆心地劝说成帝。成帝听后,感慨不已地说:“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随即命令撤建昌陵,恢复以前的初陵,而且不再迁移吏民,使天下人心安定。
这次,刘向、班伯对成帝仍抱有很大的希望,劝说成帝万万不可为一两位嫔妃修建不必要的宫殿,以防耗资过大,给天下人留下话柄。他俩诚望成帝发扬以前的俭朴作风,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刘向坦诚地奏道:
“启奏陛下!三年前,我曾赠送您三部书:《新序》《说苑》和《列女传》,不知您在日理万机之中,抽暇审视过这些拙作没有?微臣愚见,国家之道德风化教育,应该由内及外,先从陛下身边的人开始,于是吾摘录《诗经》《书经》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之事迹,以及君王因宠爱嫔妃而造成天下大乱、国家灭亡的故事,按次序编成共有八篇的《列女传》。书中含义虽然浅显,但无非敬请陛下轻色重德,修身齐家,抚慰百姓,安邦定国!”
“启奏陛下!微臣亦认为刘大人所言极是,其道理深邃,语重心长,确系放之四海而皆准之道理!”侍中、水衡都尉、光禄大夫班伯双手抱拳,屈身打躬道,“诚望陛下收回营建少嫔馆之诏书,以效仿历代明君,不可走夏、商、周三代末主之道路。陛下万岁,鉴察思之!”
成帝的那颗心虽早已沉湎于酒色之中,但听了刘、班二位谏臣的忠言诚语,似乎受到很大触动,从感情到态度,从言语到道理,他的心感到格外舒熨和明亮。他感慨道:
“刘大人、班爱卿,尔等为我刘氏江山呕心沥血,忠心耿耿,朕一定铭记在心。至于是否营造少嫔馆,朕尚需审慎处之,请二位大人放心!”
刘、班见成帝纳谏态度诚恳,丝毫没有反感,只是未能断然收回君命,对于建造少嫔馆还是半推半就。可是,卿臣上谏乃卿臣之义务,陛下纳谏系陛下之权力。他俩一看,此次劝谏也只好告一段落,便躬身抱拳,向陛下施拜,告辞离去。
半个多月过去了,少嫔馆的营造搁浅了!
一天夜间,成帝又一次临幸昭阳舍宫。他怀着那颗火辣辣的心,走进温柔乡。他闻到浓浓的胭脂香味儿,如兰之馨,接着,他一眼瞧见沐浴刚罢的赵合德,烛光映照着她那赤条条的胴体,皮肤仍像往常,洁白无瑕,莹润如玉;那满头秀发又黑又亮,垂落飘洒于脊背之后;光洁的身子躺卧在掀开的帷帐之内,胜过芙蓉出水。与其说她在等待他畅快共欢,莫如说她在企盼他欣赏。他用贪婪的目光,盯着她那世人罕见的玉体……
他脱掉了袍服、裤袜,赤身走了过去。
她眯缝着秀眸,笑吟吟地望着。
他又像往日一样,一下子将她搂在怀里,欲加温存。他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用双臂猛力一推,将他推翻在床上。
他愣住了!
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气喘吁吁,面色严峻。
“合德,你这是怎么啦?”成帝疑惑不解地问道。
“你自己做的事情还不知道吗?”赵合德眼皮不抬,冷冷地甩了一句。
“我,我……我没做什么呀!”成帝误以为赵合德暗指他与曹伟的事情,顿觉语塞。
“你好好想想!”赵合德像是抓住把柄一样,继续逼问,“到底做了什么不应该的事情?”
“我什么都没做,你应相信我!”成帝一口否定。他心想,做这等事情只要无凭无据,就不能承认。
赵合德一看成帝那惊吓的神态,“扑哧”一声笑了。她缓和了一下口气,道:“瞧你那样儿,看把你吓的,谁问你那个呢!”
“那你……”成帝还是不知她所指何意。
“亏您还是一国之君,记忆力这么差!”合德说着朝成帝甩了一个妩媚的眼神。
成帝极力回顾近日所做的事情,忽然想起来了!哦,对!是这件事。他笑了笑,说:“合德,你是说,营建少嫔馆的事儿吧?”
“是啊!陛下,你怎么出尔反尔,说停就停呢?”赵合德的面孔又严肃起来。
“合德,你听我说,”成帝拽住合德的手臂,耐心地道,“一些重臣建议,国家尚且困难,百姓也很贫苦,皇家不宜建设耗资过大的宫舍。”
“哪些重臣建议,不就是那个刘向吗?况且少嫔馆的耗资也不会太大,怎么能涉及国家困难、百姓贫苦呢?!”赵合德皱了皱眉头,极为藐视地道,“哼!太不像话啦,陛下要办的事情,大臣也敢出来阻挠!”
“合德……”
“我不听!”赵合德似乎怒上心头,猛地抽回手臂。
“合德,你不能那样说。谏大夫的忠言全是为了咱们好,如果皇家处事不当,那将会失去民心。俗话说,国泰民心顺,官清民自安。”成帝试图说服赵合德,让她能够理解停建少嫔馆的决策。
“陛下,您说,是卿臣们对您好,还是我对您好?”赵合德使了个佳人攻心术。
成帝怎也没想到,赵合德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她那雪白嫩滑的肌体,娇柔多情的媚态,不禁心动神飞,说道:“当然是你对朕好啦!”
“陛下!”赵合德猛一飞身,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成帝的脖颈,不住地亲吻他的脸颊,使得他陶醉于甜蜜的幸福之中。她趁此机会,娇嗔地逼问道:“既然我对你好,你为何不听我的呢?”
成帝又一次被合德昭仪征服了。
刘向、班伯听说成帝又发出少嫔馆施工的诏书,彻底推翻了他俩的谏奏。他俩急忙赶到施工现场察看。
少嫔馆的兴建确实开工了。青砖绿瓦、汉白玉石、松柏圆木等施工原料,堆满了工地。一些泥瓦匠、凿石匠、木匠也都开始紧张地劳作。
刘向、班伯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两人互相看了看,无可奈何地走出工地。
少嫔馆的施工兴建总算是平静下来了。连刘向、班伯这样才识广、威望高的谏臣,都没有劝止住成帝,谁还有胆量随便议论这件事呢?
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俩心中得到满足,一齐赶至华玉殿书房,求见成帝,表示深深的谢意。
生活上的追求,乃至政治上的向往,一直是她们赵氏姊妹所共同关心的。尤其是赵飞燕,其政治上的成熟,远远超过妹妹赵合德,她在处心积虑地思考着成帝在每一时期、每一阶段所要关心和待办的政务。她知道成帝在思考册封他的表弟王莽为大司马的问题,于是她主动提醒成帝,应抓紧办理晋封新都侯、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为大司马之事。此前最早上书保荐王莽担任大司马的是曲阳侯王根,王根在奏帛上称赞王莽忠心正直、德义可风,再三表示王莽可代替自己,任用此人掌管兵权是较为合适的人选。今天,赵飞燕是继曲阳侯王根之后第二位举荐王莽的。成帝需要周围人的支持。他由衷地赏识赵飞燕的敏锐洞察力,无限感激地道:“飞燕,您不愧为后宫之主!”
当天夜晚,成帝突然临幸远条宫。
刚刚洗沐完毕的赵飞燕,在宫女们的陪同下,回到寝宫内。她还没坐稳,忽然见成帝随一位小宦官走了进来,她又惊又喜,那颗高兴和企盼的心,腾的一下差点儿蹦了出来。她身披氅衣,倏地站起,急匆匆地迎上前,屈身下拜,道:“陛下光临,恕臣妾未曾迎接之罪!”
“飞燕快快平身!”成帝俯身搀起飞燕。
成帝仔细打量着准备入睡的飞燕皇后,双眸含情,唇如抹朱,两腮粉红,脖颈白嫩,款步行走,体轻似燕,身材苗条,腰骨纤细,其姿色虽不如合德昭仪那样妩媚引人,但在后宫诸多嫔妃中比较起来,亦可谓万中挑一,百花丛中最鲜艳的一朵。
他用双手拉住了她的双手。
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成帝今夜临幸远条宫,是近几年来罕见的一次。
姜秋、姜霜她俩一人捧着热茶,一人端着荔枝,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飞燕,你怎么啦?”成帝很喜欢飞燕那纤细的身姿,特别是那种羞涩多情的神态,更使他感到坐卧不宁、急不可耐。
“没什么……”她白净的脸蛋热烘烘的,一下子泛出兴奋的红晕。
两人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谁也说不出来,都感到窘迫难言。
赵飞燕先是给成帝端来一碗热茶,但是成帝摇了摇头;后又给成帝端来那盘荔枝,成帝仍未动手,索性,她用手剥开一颗又紫又红的荔枝,塞到成帝嘴里。
成帝笑着吃掉了这颗荔枝。然后,把她拉到床上,帮她脱掉氅衣,随即吹灭了蜡烛……
翌日,成帝在麒麟阁的西暖室,召集高陵侯、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关内侯段会宗,光禄大夫师丹,光禄大夫刘向,议论拟提王莽为大司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