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下)

“吾王万年啊!”

……

哗~~

想到卫离为王之后的美好未来,现场如同开了锅一样,八十万草原军一片沸腾。

他们不要卫离做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可汗”,而要卫离做抚育万民的“王”!

最后,千年万语汇成一句话:“参见吾王,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八十万草原军跪倒在卫离的面前,齐声呼喊,声震云霄!

……

……

“妙啊!”

朱元璋望着高空中的万国金榜,连连点头,道:“檀石槐真乃当世人杰也,一顶‘天可汗’的高帽送上,就为草原复兴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后手。卫王离更是不简单,不仅识破了他的谋算,而且顺势道出‘可汗’与‘王’之区别,让草原人心向华夏。想不到,孤今日除见识了一场旷世厮杀之外,还观看了如此一场精彩的智慧对决!”

李善长道:“微臣以为,卫王离之所以能胜,除了其天资聪颖之外,更关键的是,我华夏文明自有绝大优势。《论语·八佾》有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那‘诸夏’有君主呢?那自然就是好上加好了!

“好!好一个‘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今日,卫离以华夏之“王”,胜草原之‘可汗’,正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顿了顿,朱元璋颇有与有荣焉地道:“有服装之美,曰华。有礼仪之盛,曰夏。草原文明固然也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若是想和我华夏文明争夺民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恐怕再过几百年,四万里草原,尽皆华夏之民矣!”

必须说明的是,此时此刻,虽然朱元璋非常高兴,非常认同华夏文明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认为,华夏文明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将语言不同,风俗习性草原八族,彻底消化,恐怕得使出水磨功夫,非数百年难以成功。

但是,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估计错了,他再一次低估了卫王离的手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