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又见刀兵之声,长安百姓又度过了一个难眠的夜晚。
第二天,皇城宿卫兵加入了战斗。杨复恭的家丁们眼看寡不敌众,便掩护杨复恭杀出重围。在勇悍的家丁们一路呼喝砍杀下,竟冲出了一条血路,杨复恭、杨守信一路从通化门逃出长安城,一路往兴元(今陕西汉中)而去。
那里由杨复恭侄子兴元节度使杨守亮驻守。一场城内的小型执法行动搞砸了,演变成了杨复恭依附兴元节度使引兵叛乱。而唐廷才刚刚经历了河东的惨败,根本没有能力再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杨复恭、杨守亮的叛乱在李晔眼里是一场失败,在别人眼里却是一场生意。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早就对兴元垂涎已久,立刻联络镇国节度使韩建等其他四个关中藩镇军阀,一同上书:杨守亮藏匿逆臣杨复恭,请朝廷批准发兵攻打兴元。当然,末尾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那就是由李茂贞来担任联军的总指挥。
这一次,唐廷君臣们长了心眼,不愿意再便宜李茂贞了。李茂贞之心,路人皆知,要是让他占据兴元,就等于从长安西、南两面包围了长安,将成为唐廷的心腹大患。所以唐廷回信给李茂贞等人,劝他们与杨守亮和解。
但是这么一大块肥肉摆在眼前,李茂贞如何愿意听从?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杨复恭逃到兴元三个月后,李茂贞率军大举攻打兴元。凤翔军勇悍,杨守亮、杨复恭不是对手,抵抗了半年时间后,兴元最终被李茂贞攻占。杨复恭四处奔逃,最后落入了韩建的手中,被羞辱一番后,处决在了华山脚下。
而李茂贞也趁势占据了兴元,势力迅速膨胀。唐廷想要遏制李茂贞的势力,便改封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原来的凤翔节度使则委任给宰相徐彦若。可凤翔这样的战略要地,李茂贞如何肯让出?他拒不交权,率军阻挡前去凤翔交接的徐彦若,又写了一封措辞傲慢的信,将唐廷君臣前前后后嘲讽奚落了一番:
“陛下万乘之尊,却不能诛杀杨复恭这一个小小阉人。如今我这个臣子出来主动为陛下分忧,朝廷却要给我如此待遇,究竟为何?依我看,现在朝廷只看强弱与否,从来不计议是非曲直。惩罚弱者,庇护强者,处事之时,不过是视其轻重而斤斤计较,看人权衡利害,仰人鼻息罢了。如今兵荒马乱,我要留在凤翔和兴元,明明是为了朝廷考虑。若再如此昏暗不明的话,不知道皇帝流离迁徙,今后还能到哪里去!”
这封信送到李晔手上,整个延英殿都回荡着皇帝愤怒的咆哮。
狂怒之下,李晔要求宰相杜让能领兵讨伐李茂贞。
杜让能看了看皇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地劝道:“陛下刚刚即位不久,国家的命运还不平安,凤翔的李茂贞离京师长安这样近,我认为不应当与他结下怨仇,万一不能消灭他,那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话还没说完,皇帝的目光如同火焰瞪向了杜让能:“如此之际,朕怎能甘心做一个软弱可欺的君主,每日只是混着日子,坐在这里看着别人来欺侮?”他看了看杜让能惶恐的脸,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杜卿只管为朕调动军队粮草,朕会亲自委派宗室亲王统领军队,不论成败与否,都不会追究杜卿的责任。”
“这……”杜让能迟疑了一下,“陛下若定要兴兵讨伐李茂贞,那么朝廷内外的大臣都应当齐心协力效助陛下实现宏图大志,唯独任用臣一人恐怕不合适。”
这句话激怒了李晔。到了这样的时候,杜让能还在说场面话,搪塞天子,推卸责任,大唐的宰相竟然庸碌无为到了这种程度!他脸色铁青地说道:“杜卿位居宰相之首,与朕应当同甘共苦,不应遇事躲避!”
看着杜让能流泪领命的样子,李晔心中也是翻江倒海。
将如此重任交给杜让能一个人,实在是无奈之举。李茂贞虽坐镇凤翔,关系网却早已渗透进了朝堂的上上下下。满朝文武,不知有多少收了李茂贞的钱。将重任错付到不适合的人身上,李晔尝过苦头。当初他那么信赖张濬,觉得张濬就是他的诸葛亮,结果惨遭现实打脸,张濬不过是一个说话漂亮的庸人。而现在宰相之中李晔能信任的实在不多了,他只能将这个任务交给杜让能。
其实李晔心里也知道,打败李茂贞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与其慢慢在温水里被煮熟,还不如奋起一搏。他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赌上大唐最后的国运,向死而生。
从杜让能着手准备兵马钱粮时开始,中书省的官员们就将唐廷的动作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凤翔的李茂贞。唐廷的内部运作对于李茂贞来说基本就是透明的。长安城的百姓们听说皇帝要讨伐李茂贞,也知道这是必败的一战,不少人收拾细软,逃到长安城外的山谷中躲藏。就算官府严加禁止,也阻止不住长安百姓的外逃。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九月,覃王李嗣周率领三万禁军,护送徐彦若前往凤翔就任。行到半路,听说李茂贞率领凤翔、邠宁联军六万人,正在向唐军逼近。禁军多是市井少年,而凤翔军、邠宁军都是经历过上百次战斗的老兵。两军还没有交锋,胜负就已经注定了。三万禁军闻风逃散,李茂贞等乘胜追击,抵达长安城外的渭水三桥,气势汹汹地要向朝廷兴师问罪。
京师震动。
听说李茂贞在城外要求皇帝诛杀主导讨伐的杜让能,李晔在宫中陷入了踌躇。他贵为天子,竟然连保住一个他信赖的臣子都无能为力了。当杜让能入宫拜见,说他愿意接受惩处来结束这场战事时,李晔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只能与卿在此永诀了!”李晔流泪说道。
当天,杜让能贬职为梧州刺史。李晔下诏,承认自己错误地固执己见,导致藩镇受到挑衅,给军阀添了麻烦。语气卑微至极。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让李茂贞消气。李晔只能在第二天来到宫门口,下令再将杜让能贬为雷州司户,向围城的李茂贞央求留一条性命,随后斩杀了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段诩三位掌兵宦官,给李茂贞消气。
可李茂贞依旧不依不饶地包围着长安城,表示只有朝廷杀掉杜让能才能返回。李晔最终只有长叹一声,赐杜让能自尽,并下诏历数杜让能的罪行。一字一句,犹如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