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论恐热与尚婢婢的交战仍在继续。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十二月,尚婢婢在招降论恐热部将后,又一次大败论恐热的攻击,并向河湟地区各地发出檄文。檄文历数了论恐热的残暴,号召这一地区的落蕃唐人后裔揭竿而起:“汝辈本为唐人,如今吐蕃没有了真正的赞普,那便一起投归大唐,不要做论恐热的鹰犬狐兔!”
尚婢婢的檄文犹如一针催化剂,让原本就人心逐渐涣散的论恐热阵营愈发崩坏,吐蕃在河西地区的安抚使们开始人心浮动。不仅是汉人、吐蕃人,还有回鹘汗国灭亡后南迁到河西的回鹘部落,纷纷各自为政,河西真正变成了一盘散沙。
张议潮也积极响应,与尚婢婢结成了对抗论恐热的同盟。
河西吐蕃不再是铁板一块,如今又有了尚婢婢这个外援,沙州起义的条件便更加成熟了。一边有张议潮和兄弟们四处联络,结纳汉人与回鹘部落,一边有吴洪辩这根定海神针,统领沙州乃至整个河西的僧团,起义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旦等到大唐天子一声令下,王师西征收复河湟,沙州等地便可以群起响应,赶走吐蕃人,迎接王师到来。
可是这一等,就又等了三年。
沙州与大唐道路不通,只有穿越吐蕃军队驻守的防区,绕到河套、朔方一带,才能与大唐取得联系。这条路凶险无比,沿途到处都是恶劣的风沙、凶狠的吐蕃驻军、狡猾的拦路劫匪,充满了变数。张议潮接连派出使者,却始终石沉大海。后来张议潮才知道,原本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收复河湟的唐武宗已经驾崩,新即位的天子是武宗皇帝的叔叔光王,改元大中,今年不是会昌八年,而是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新任天子似乎并没有收复河湟的意思,据说连武宗皇帝为筹备出征军资而特别设立的“备边库”都取消了,原本看起来指日可待的西征安排也被无限期推迟。
可举义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要是大唐的王师不出兵,他们便自己干!
在一如寻常的一天,沙州城一如既往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时,只听得隐隐的轰响由远及近,那是大队兵马逼近的声音。吐蕃守兵慌忙从城门上眺望,只见以张议潮为首的一队人马已经来到了沙州城门之下。张议潮的身后,是成百上千名全副武装的武士和僧人,他们身穿的铠甲、手持的利刃,都在日光下反射着肃杀的寒芒。
“是唐人,便一起出来,夺占州城!”张议潮开口,朗声吼叫。
身后的豪杰与僧兵们跟着鼓噪,大声叫嚷:“夺占州城!”
城中的街巷间,早已准备好接应的好汉们也一起跟着响应:“夺占州城!”
一时间,喧哗与叫喊声响彻整个沙州城。城中的唐人像是商量好了一般,一起加入到暴动的队伍中。城外的兵马也动了起来,张议潮身后的僧兵们趁着守军无备,喊杀着冲入城中,四处寻找吐蕃人穿着的兵丁。
吐蕃守将碰到这场动乱,早就惊骇地逃走了。在张议潮、吴洪辩等人的联手下,唐人成功夺占了这座城池。他们在城头上拔去吐蕃的旗帜,插上绣着日月星辰的红色旗帜。那是唐人的大旗,时隔六十年,大唐的日月旗终于重新在河西上空飘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