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病重的消息很快被宦官们得知,也让宦官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自从仇士良被扳倒以来,宦官们横行朝野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朝中有天子与宰相李德裕联手坐镇,宦官首领刘行深、杨钦义逐渐成了配角。如果说最初算是让宦官集团回归了他们在帝国秩序中原本的角色,勉强还可以接受。可到了后来,天子厉行裁汰僧侣,整治寺院经济,这就让宦官集团内部怨声四起了。
宦官首领兼任长安左右街功德使,历来与寺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宦官代表皇室前去供奉香火,那可是一笔油水极大的生意:宦官把皇帝内库里的财产捐给寺院,寺院转手就与宦官分成,往后这些香火钱明面上顶着寺院的名头,暗地里却是宦官的“信托资产”,多年的本金加孳息,往往能成为一笔天文数字。可会昌天子一纸毁佛诏令,把宦官们寄存在寺院里的私产统统查没,不但过去的既有财产打了水漂,往后的收入也损失了一大笔,宦官们是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有痛说不出。
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正月十三日开始,天子停掉了一切朝会,幽居宫中,身体状况看起来正急剧恶化。宦官们打听到天子已经病得几天不说话了,于是在宫里秘密开会,紧锣密鼓地商议起对策来。
秘密会议一致同意:若皇帝驾崩,断不能让天子的亲生儿子继承——子不改父之道,到时候对寺院的打击政策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至于皇位的继承者,最好是选择一位与当今天子关系不佳,而且容易受控制,与宦官们亲善的皇室成员。
环顾众多皇室宗亲,宦官们看中了李炎的叔叔——光王李怡。
光王是宪宗皇帝的庶子,母亲出身不好,从小不受重视。这位不起眼的皇子从来都是一副木讷的样子,长得傻傻的,说话也带点磕巴,平时沉默寡言。敬宗、文宗兄弟去十六王宅和皇室宗亲宴会时,一大爱好就是逗光王说话,看光王被挤兑得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样子,引得宗亲们哄堂大笑。当今天子平素性格豪迈跳脱,更是把挤兑这位皇叔当成日常娱乐项目。在众人眼里,这位光王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铁憨憨。
这位铁憨憨这几年深居简出,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向宦官集团频频示好。这些善意宦官们看在眼里,这时他们需要的正是一位能继承大位且便于控制的铁憨憨,于是一拍脑袋选择了光王李怡。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二十一日,光王李怡在宦官们的迎接下悄然入宫,与天子李炎见了最后一面。在天子的病榻前,宦官们起草了李炎的遗诏:“因皇子年幼,须要选择贤德之人入继大统,故光王李怡可为皇太叔,更名为‘李忱’,负责勾当军国政事。”
一边听着宦官念诵起草好的遗诏,光王李怡,或者说是“皇太叔李忱”,缓缓走到李炎床前,看着这位只比他年轻四岁的皇帝侄儿,嘴角带着一股戏谑的笑意。李炎的眼神复杂,却苦于无法开口,只能这样与光王对视着,用尽了自己最后的力气。
随后,皇太叔李忱面见百官,带着满面的哀伤。就在这一天,李炎驾崩于寝殿。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但却与李德裕合力扭转了帝国的颓势,让大唐重新走入向上的轨道。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在唐廷的挑动下,青海、河湟地区已经形成了对大唐最为有利的形势,下一步就是兴兵讨伐,光复大唐昔日的故土!只可惜时不他与,李炎和他两位当皇帝的哥哥一样,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的庙号为“武宗”,在史书上留下了一个英武进取的背影。
临死之前,李炎的身边只有嘲弄他的对手和背叛了他的家奴。唯一陪在他身边哀悼他的离世的,只有爱妃王才人。王才人唱着一首《何满子》,声调哀婉,闻者无不涕零,像是哀叹身世,又像是为她的爱人送别。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几天前,当李炎还能开口讲话的时候,他曾拉着王才人的手问:“要是我走了,你该怎么办?”王才人垂泪回答:“若是陛下离开,那妾身也愿从陛下于九泉。”武宗病逝之日,王才人也自缢而死。她究竟是自愿如此,还是被宫人所迫,已经无从追溯了。身为皇帝的女人,真正能由她自己决定的事情,实在是少之又少。
三月二十二日,皇太叔李忱即位。一改往日模样,发号施令,决断政务,威严中带着精明。
百官惊讶地看着御座上这张陌生的面孔——他还是那个一向木讷,每逢说话便期期艾艾的光王吗?原来过去日子里光王愚笨不敏的样子,只是他为了保护自己而布下的伪装。他在长安蛰伏二十余年,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真是一个又可敬,又可畏的皇帝。
武宗驾崩,李德裕作为百官之首,按制度暂时以冢宰的身份摄政。即位仪式上,李德裕手捧皇帝册宝,登上含元殿的台陛,将册宝交给这位新任的帝王。
李忱双手接过,对上李德裕平静而威严的眼神,心中肃然,不知不觉间,汗水已经从背后津津而下。
即位后的五天,是李忱一生中最为紧张的五天,他自知得位不正,让李德裕在内的外朝宰臣们十分疑惑。此时他尚未亲政,李德裕身为大冢宰,掌控着外朝的一切权力。也就是说,李德裕随时都有可能像伊尹、霍光那样发动政变,更换宰相们认为合适的皇帝。
但是李德裕最终没有任何行动。也许是认可了李忱的表现,觉得他可以成为一国之君;又或许是顾全大局,不愿意让朝廷再生动荡。不管怎么样,李忱安全了。四月一日,李忱正式开始听政,决断朝廷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