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最后的大唐安西

最后的安西军团,在这里独自面对城下十万吐蕃兵,他们没有等来换防,也没能等来援兵。此时,安西四镇已经相继沦陷,只剩下安西都护府所在的龟兹城,被包围在吐蕃的重重围困之中。

最后的安西大都护郭昕一声令下,几千老兵手举陌刀冲向敌阵。残缺的刀锋卷起血雾,洒在了这片他们守卫了整整一辈子的土地上。

这些故事,没有见于官方的记载,只跟随着粟特人的商队,沿着回纥道辗转流传到了中土。过了很久之后,中土方才知道安西完全陷落、郭昕战死的消息。但唐廷除了继续对吐蕃的外交进行冷处理,宣布停止与吐蕃的外交往来之外,并没有其他实质上的行动。对于唐廷来说,大唐本土纷杂的事务已经处理不过来了,至于安西那片需要持续不断投入资源的飞地,唐廷似乎并不在乎。

从此之后,大唐彻底退出了西域。汉人的文章风采之中,便只有亭台楼阁、杨柳池塘,再无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而在李泌从四面八方编织起的外交攻势之下,吐蕃最终没能真正将安西、北庭之地收入自己的囊中。这片土地又回到了列国林立的状态,一如当年侯君集、裴行俭西征的大军到来之前。

这里是整个欧亚大陆的中心,随着安西都护府的陷落,它告别了强权的时代。

后来,白居易从他的朋友元稹那里,听说了一个关于安西军士兵的故事。

他曾是安西军麾下的一员劲卒,经历过无数次的血战。他少年时随父从军,前往安西,五六十年来都与家乡没有联系,如今已经白发苍苍,昔日的幽燕少年郎,变成了西北老乞丐。龟兹城陷落之后,他机缘巧合勉强幸存。战友们死的死,散的散,他也没有别的盼头,只想回到故乡,休养自己一身的伤病,然后安然死去,葬在祖坟。随后历经千辛万苦,绕了不知多少路,兜兜转转,只为回到中原故土。可当他来到大唐边境时,却因为像胡人一样在脸上刺了文身,被唐军边将当作敌国蕃人俘虏了起来,五花大绑,刺穿耳朵,被一路押解着赶进了长安城。

元稹救下了这位安西老兵,但他能救的也只有这一人而已,其他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又能靠谁去救?

听这位老兵说,他在安西时,已经有了儿孙。闲暇之时,他会教小孙子说家乡话,告诉孙儿家乡小城的模样,还有庭前柳树、门前小溪。他有一个梦想,梦想着等孙儿长大后,能有机会寻找他来时的路,跟随他的描述找到他的坟墓。

可是这位老兵在幽燕的家乡,五十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乱战,还会和他根据记忆所描述的一样吗?元稹没有说出口的是,这位老兵记忆中那些美好的一切,早就已经随着渔阳的鼙鼓,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一千年后,肃州之地,大军云集,随着陕甘总督左宗棠一声令下,西征的湘军马步兵二十五营共七万将士开拔出发,出嘉峪关,一路向西,征讨盘踞在南疆和北疆的叛军。他们先攻克了乌鲁木齐,然后南下南疆,最后重新平定了天山南北。一时之间,湖湘子弟满天山。

然而此时已经是1876年了。没有大唐的安西抑或北庭,只有中国的新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