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的春天,河朔局势柳暗花明。随着各路大军逐渐向长安汇聚,大唐官军已经从劣势一方转为优势。
人们都说,是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救了大唐,救了奉天城。如果李怀光晚三天抵达战场,奉天城根本等不到救援便已经陷落了。如今李怀光屯兵于渭水畔的咸阳,与对岸的朱泚叛军对峙,并且负责统辖陆续抵达的神策军。看起来,李怀光似乎成了整个关中最有权势的将领。但是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怀光自己才知道。
对峙八十余日,天子连番派出宦官,催促李怀光出兵收复长安。李怀光和天子一样想尽快收复,可他手下的大军全都是千里迢迢远道而来,为了用最快的时间赶回来勤王,已经将辎重、军械全都抛下,急行军到达了关中。如今人马疲乏,又缺少攻城器械,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打赢一场攻坚战。
更何况,各路官军中,李怀光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但神策军是中央直属的禁军,李怀光并没有能力去调度。而河东等地赶来的援军,也同样归本镇节度使调遣,李怀光所能染指的,只有自己麾下的朔方军、以及关中附近有朔方军关系背景的几支部队而已。神策军是朝廷的“亲儿子”,享受着朝廷优厚的供养,吃香的喝辣的。而朔方军对于唐廷来说,却是一支和泾原军、幽州军一样的藩镇边军,不仅人均的粮饷待遇比神策军差远了,还要承受唐廷的种种忌惮与怀疑。
毕竟泾原军都反了,朔方军就能撇掉嫌疑了吗?
自安史之乱以来,朔方军一直是大唐平叛的中坚力量,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三任天下兵马元帅都是朔方出身。也正因为它积蓄下了强大的军力,朔方军成了唐廷最为担忧的边军。死后身败名裂的仆固怀恩就不说了,连端正处事、守身有道的郭子仪,也因为皇帝觉得他威胁实在太大,最后被明升暗降地削去了兵权。
李怀光在咸阳明显感觉到了唐廷对自己的不信任。他天生就是武人,有着武将粗疏而固执的习性,哪里知道从他刚到关中,上书除掉宰相卢杞等奸臣时起,怀疑的种子就已经在皇帝的心头种下了。朔方军缺衣少食,军纪远逊于给养优越的神策军,常常有朔方军士兵侵夺百姓们的牛马,而这在唐廷眼里,也成了朔方军的一项错处。
两边猜疑的鸿沟越拉越大。偏偏这个时候,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也跳了出来,向皇帝告状说李怀光与朱泚勾结,密谋造反——这些日子李怀光顿兵不进,就是他的罪证。
李晟号称是名将,他不愿意居于李怀光之下,所以想尽办法寻找李怀光谋反的证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怀光本希望这件事情能不证自明,清者自清。可是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天子看李怀光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准备造反。
李怀光合并了鄜坊节度使李建徽和神策行营节度使杨惠元的部众,想要统一指挥权,在唐廷眼里,这是在增强实力,从而为造反做准备。
李怀光脾气差,和前来宣谕的翰林学士陆贽发生了口角,在唐廷眼里,这是反心已露,为造反做准备。
李怀光在如何出兵的问题上与李晟起了争执,因为李晟官位卑下却不听其调遣而愤怒,在唐廷眼里,正是反形已具,正在为造反做准备。
说到底,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唐廷已经不能信任边军了。朔方军与唐廷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了一个死局。
对于李怀光的朔方军,李适虽然有一百个理由不信任,但却终究没有想过要真的除掉李怀光。毕竟他是奉天之难的大救星,当今的头号功臣,更关键的还是平定朱泚叛乱所必须仰仗的主力。李晟屡次到御前打小报告,李适思索良久,依旧是将信将疑。
前方主将不和,对于平叛不是什么好事。李适决心要调停李怀光与李晟的冲突,他准备亲自总领禁兵出走咸阳,以抚慰将士的名义,督促各将领进军讨伐。可这件事情在李怀光看来,却怎么看怎么像是借安抚的名义褫夺朔方军的兵权,因而恐惧不已。
猜疑的链条一旦形成,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不相信谁。李怀光无法信任天子,正如天子也难以相信李怀光。
这个时候,李适决定安抚一下李怀光,向他抛出善意,所以下诏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增加食实封,赐予他免死铁券。
谁能想到,唐廷这番赏赐与加封,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李怀光听后,竟然满脸的悲愤,将铁券扔在了地上,赧然道:“圣人这是在怀疑我李怀光吗?臣下造反时才赐铁券。我不曾造反,现在赐铁券,这是要让我造反吗!”
自大唐开国以来,铁券一直都是天子赐予功臣的恩赏。不管是免死一次,还是免死十次,都是受赏臣子的无上光荣。但是到了玄宗朝,一切都变了味。自安禄山行将造反之际,玄宗赠与安禄山免死铁券开始,赐予铁券已经变成了对忠诚堪忧之人的安抚。后来那些桀骜不驯的藩镇首领,如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人,都收到过唐廷赐予的铁券,这更是坐实了这种“安抚叛臣”的意味。在李怀光眼里,唐廷把铁券赐给他,是真的把他当作叛臣来安抚了。
自郭令公郭子仪以来,朔方军世代忠良,谁知竟成了皇帝眼中的叛军!这张铁券非但没有安抚住李怀光,反倒触及了他的逆鳞。愤怒的李怀光出兵占据了咸阳,把李晟的神策军赶出了这一片防区,既是泄愤,也是对唐廷的一种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