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重新成了魏博和成德主导的半割据小王国。
魏州城里,欢庆的盛宴正在举行。
志得意满的田悦等来了唐廷派来的孔巢父慰问团,大张旗鼓地设宴款待,准备继续向唐廷讨要封赏。这场宴会彻夜狂欢,田悦喝得酣畅淋漓,醉得昏天黑地。酒席散去,正当田悦醉卧于席上的时候,他的堂弟、前任节度使田承嗣的亲儿子田绪走上前来,一刀了结了田悦的性命。
田悦光顾着计算自己的利益得失,却没意识到,整个魏博已经因为连年的征战民生凋敝,经济崩溃。田绪一直在等待时机,想要一举夺回本该由他继承的魏博大权。这时,他终于成功拉拢到了魏博的各方势力,在他们的支持下,除掉了田悦这个绊脚石,成了新任的魏博之主。
在淮西的蔡州龙兴寺,颜真卿神色从容地在院里堆起柴火,浇上桐油,拿出火信,点燃了这满庭的新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他整了整衣冠,缓缓地向火堆走去。这时负责看守颜真卿的淮西官员赶来,迅速将颜真卿拖离了火堆。
颜真卿只求一死,他活得已经够长了,投火就义也许就是他想要的归宿,这是他最后表明的态度,誓死不与叛臣为伍。
当成德、魏博、淄青相继接受招安之际,淮西的李希烈却并不想一同归顺朝廷,他有着更大的野心。不久之后,他便宣布称帝,自号为“大楚皇帝”。
于是,连同大唐天子、叛臣朱泚一起,整个中原大地上同时存在着三个“皇帝”。
然而李希烈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是他开始走向下坡路之时。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唐廷重新开始反攻,李希烈连连受挫,陷入了全面的被动。李希烈吃了败仗之后勃然大怒,派人来到蔡州,要对颜真卿实施“最后的指令”。
一代名臣颜真卿,就这样被缢死在了李希烈叛军手中。
求仁而得仁,也许这正是颜真卿最想要的结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