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百姓们,几年来忍耐着贫苦与冻饿,只为了成全皇帝不切实际的复兴大梦。可到头来,却因为朝廷的政策反复被洗劫,家家户户,财力枯竭。本以为战争打上一年就可以停歇了,谁料河朔的烽烟再起,这仗竟像是永无止境一般。
在河朔四藩镇相约称王后,更多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在朱滔、李纳等河朔藩镇的串联下,淮宁节度使李希烈的动向也越来越晦暗不明。李希烈占据淮西,原本是东北边军的平卢军一系,历来对唐廷都很恭顺。但李希烈的野心远远不止于做一个淮西地区的节度使而已,一年前藩镇开战时,他在攻占梁崇义的襄阳之后,就想要把襄阳据为己有。虽然在唐廷的压力下,李希烈最终让出了襄阳地区,但也从此在心里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这个时候,为了支撑河朔的战争,朝廷的财政举步维艰,其实河朔阵营也同样是艰难度日。比起朝廷这边还有大后方的漕运支持粮草供给,有天下各州县帮忙增补兵源,河朔藩镇只能仰赖相对更富庶的魏博来保证供给,支撑数月之后,情况只比朝廷方面更糟。到了这时候,两方就像两个武师决斗到最后一样,已经到了比拼“内力”的阶段,谁的经济实力更充沛、谁的后勤能力更强劲,谁就能胜出。
可是同为平卢军一系的李纳联合起了李希烈,一起向汴梁一带出兵,淮宁与淄青两镇的势力因此连成了一片。汴梁是永济渠与通济渠连接的枢纽、大运河交通的关键节点,江南的粮食、物资经过运河北上,都要在汴梁集散。而李希烈与李纳的兵锋逼向汴梁,不仅逆转了河朔战场的对峙局面,还让原本就紧绷到极限的朝廷财政愈发地雪上加霜。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阻断汴梁的运河通道之后,李希烈又派兵攻克汝州,逼近东都洛阳。于是,整个洛阳城的百姓又一次回想起了当年被安史叛军一度支配的恐惧,城中大乱,有点门路的士人都逃避到了河阳、渑池等地,只留下那些一穷二白的普通百姓们,日复一日地担惊受怕着。
李希烈造反,唐廷君臣又是愤怒,又是震恐。朱滔、李纳、王武俊、田悦、李希烈五贼,凶焰已经燃烧了半个天下。朝廷的主力军队正在河朔战场上胶着,再调集兵马平叛,短时间肯定来不及。在宰相卢杞的建议下,皇帝李适下令各节度使带兵成掎角之势攻讨五贼,同时派一位德高望重的重臣前往李希烈所在的许州(今河南许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暂且稳住李希烈的兵锋。
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策了。
而说到德高望重,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便是太子太师、鲁郡公颜真卿。于是朝廷下令,派遣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旨,安抚叛乱的李希烈。
命令一出,满朝文武尽皆大惊失色。七十四岁的颜真卿是四朝老臣,为人忠厚耿直,刚正果决,从玄宗时起就名满天下,为海内所推重。如今的颜真卿已经是士人们心目中的“国老”,他身上那些只有盛唐时代才能涵养出的文人气节,虽然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却始终气韵风华、熠熠生辉。天下人不敢以名字称呼他,都尊称他一声“颜鲁公”“颜太师”。颜真卿的存在,使得元载、杨炎、卢杞这些务实派宰相们显得更加卑琐,所以这几年颜真卿虽然地位崇高、广受尊崇,却始终受到宰相们的排挤,被授予“太子太师”这样高品但无权的职位后,一直在朝堂中处于半退半隐的状态。
朝中大臣都看得出来,卢杞是因为不喜欢颜真卿,所以故意派他去李希烈那里,想要借李希烈的手除掉他。连驻守在汴州抵御淮西、淄青联军的宰相李勉听说后,都秘密上奏,劝说皇帝收回成命,留下颜真卿:“要是朝廷失去了一位国老,那就真的让国家蒙羞了。”
虽然朝臣们一片反对,皇帝的命令依旧没有更改,因为这是唐廷仅剩的一张立即能打出的牌了。唐廷的预备队还在征调,粮饷、物资也还在筹措,一切都还需要时间,如果能让颜真卿出马稳住李希烈,哪怕拖延李希烈一天两天的攻势,那也是有利的。
此时满朝文武都在一边想办法争取让皇帝收回成命,一边请颜真卿暂且停一停,等朝臣们说服了皇帝,兴许他就不用去那虎狼之地了。
可是颜真卿收到命令之后,二话不说便乘上驿马东行。宰相李勉连忙派人追赶,想要拦住颜真卿,可颜真卿早已经离开了东都洛阳,踏上了前往许州的征程。
对颜真卿来说,这是君命,也是他的使命,怎能逃避了事?做了几十年的大唐忠臣,也许冥冥之中上天已经给了他一个安排,一个只有时代英雄才配拥有的归宿。
在许州,颜真卿端立于李希烈的帅府门前。他早已宣谕府中,要在帅府的正堂之上代表天子宣旨,但骄狂的李希烈却始终不露面。
等待着颜真卿的,是一千余名披坚执锐的武士。他们是淮西军中最为强悍的兵士,李希烈收他们作为自己的养子,负责他本人的亲卫工作。此时他们围在颜真卿周围,大声谩骂着。
一千多人环绕着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老人脚步不移,脸色不变,平静地看着这些狂妄的武人。“我乃钦使,奉命宣召,请李希烈听旨。”
养子们更加愤怒了,不少人拔出刀剑,在颜真卿面前比画着,有的兵刃已经凌空抵在了颜真卿的脖子上。“老匹夫!信不信我现在就细细割了你,把你活吞了?”
颜真卿反而笑了。李希烈以为这样的阵势就能吓倒他,却不想想,当年安史叛军之猖獗,尤胜今日,他颜真卿怕过吗?他的兄长颜杲卿面对安禄山的盛怒,尚且义正辞严地斥骂,面对凌迟之刑面不改色,此时的颜真卿,也同样不会在暴力与恐吓面前退缩。
这个时候,慌起来的反倒是李希烈——颜真卿身负海内的盛誉,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天下人岂不是要把他李希烈给骂死?李希烈连忙走来,挡在颜真卿面前,挥手喝令养子们退下,然后将颜真卿安顿在馆社,以礼相待。
颜真卿有着钦使的身份,只要一天留在李希烈这里,李希烈就一天不敢撕破脸皮,与唐廷大举开战。
此时李希烈已经与河朔藩镇联合在了一起,朱滔、田悦等四王各自派遣使者到李希烈处,上表称臣,劝他称帝。李希烈一直是个野心勃勃的军阀,听到河朔藩镇劝进,自然是动心不已。而留在许州的颜真卿,则成了李希烈称帝步伐的最后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