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俨谋杀案的专案组里,还有著名的神探狄仁杰,他以善断疑案著称。不久前他担任大理寺丞时,曾创下一年内判决大理寺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的成就。此时狄仁杰刚刚调任为侍御史,一起参与查案的,还有另一位神探——刑部郎中郑仁恭。然而在这几大当世闻名的破案专家的联手调查之下,仍然查不出真凶是谁,事情就显得有些蹊跷了。
明崇俨案就这样悬而未决,停滞不前。直到一年以后,一件小事让案情出现了转机。说起来也有些狗血:在天后的状告下,天皇下令把李贤的同性伴侣赵道生给抓了起来。
赵道生何许人?他乃是太子李贤所养的家奴,生得颇为俊俏,还会一些才艺。这几年,李贤表面上依旧是那个人人称赞的太子,其实内心世界已经崩溃了,在压力之下,他半公开地“出柜”,下了班以后就在东宫内殿,关起门来和赵道生做那些声色犬马之事。同性恋在此时的大唐,还没有被社会公德所接受,知道情况的东宫官员立刻劝说,但李贤并不在意。而这件事不知怎么就流传到了消息灵通的天后耳里,天后看起来好像真的不喜欢她的这个二儿子,直接就把李贤搞同性恋的事情报告给了李治,李治听了之后,下令将赵道生绑走,让宰相薛元超、裴炎等人一起审问。
而这么一审问,赵道生便什么都说了。也许当年纥干承基当污点证人,免于一死,带来的表率作用过于令人印象深刻,赵道生招供的时候买一送二,不仅将他与太子的不正当关系讲得清清楚楚,还把他知道的其他事情也全都说了出来。
第一件,就是供认自己在太子的授意下谋杀了明崇俨。
有了赵道生的人证,再加上李贤对明崇俨的作案动机充分,一切就说得通了。而狄仁杰等几位破案专家迟迟没有进展,看来也是投鼠忌器,情有可原。
第二件,则更为可怕。赵道生招供说,太子在东宫马坊里藏着几百副铠甲。在薛元超、裴炎等人的按图索骥之下,果然在马坊找到了铠甲。
如果说谋杀明崇俨的说法还只有人证,没有物证,那私藏铠甲的事情,就是人证物证聚在了,在朝臣亲眼目睹之下,也断没有造假的可能。几百副铠甲,足以武装起一支精锐部队,那是严重的图谋不轨之罪,要知道当初李建成在杨文干事件中,只是送了几十副甲,就被逼得要自杀了。玄武门之变时,太宗李世民靠着秦王府五百个卫士,没有穿甲胄,便控制了整个宫城。靠着这几百副铠甲,足以说明李贤打算谋逆,就算再怎么辨白也是徒劳无益了。
李贤的密谋就这样被追查了出来,一如当年的废太子李承乾一般,玄武门的诅咒,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连番重演着。
天皇李治不能容忍太子做这样的事情,但仍然想要宽宥李贤(多半是因为不想做那个惩处自己亲儿子的恶人)。这个恶人最后还得天后武氏来做,在她的劝说之下,李治下诏将李贤废为庶人,那几百副铠甲,也被放在洛阳宫城外的天津桥上当众焚毁,以儆效尤。
随后,天皇、天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显继任成为太子,李贤则被圈禁起来。可怜的李贤到最后都不知道,将自己一步步逼向绝路的究竟是谁。李贤被废之后,一首据说是他忧惧时所作的歌谣流传开来: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黄台之瓜,摘了一个又一个,正如天皇、天后嫡出的儿子,被除掉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所有的瓜都被摘光,只剩下黄台下的瓜蔓。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诗句字字如刀刃,指向了天皇和天后。像是讽刺天皇猜忌自己的儿子,又像是比喻天后除掉自己儿子来攫取更高的权力。可这件事情真是天皇或天后所为吗?平心而论,他们也许不喜欢这个儿子,但也不至于故意要一步步谋害他。如果背后的人不是天后,那又会是谁呢?
此事终究成了一桩无头公案,后来的人们只知道,这次后宫的风波,受益最大的人是继任太子的李显,他的妻子韦氏老谋深算,是个有些诡计在身上的女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