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熊津闪电战

就在高句丽自顾不暇地抵御着东出的唐军时,躲在高句丽后面、位于朝鲜半岛西南边的百济国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机打起了邻居新罗国的秋风。

于是,就有了苏定方受命担任行军大总管,跨海东征的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百济国没有想过唐军会真的跨海来袭,因为这样的操作在军事上的成功率其实低得吓人。百济和大唐,在陆路上隔着一个高句丽,大唐的陆军不可能跨过高句丽打到百济来。所以就算大唐水军来到百济,那也是孤军深入。百济只要挡住唐军最初的一波攻击,就能等到高句丽的援军,联合起来将来犯的唐军推到海里去。

但苏定方就要做这种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履历表上,其实并没有太多指挥水军的资历,只是恰好他出身在河北沿海,略懂一些水战罢了。水战和陆战虽然在具体指挥技术上千差万别,但军事思想却是相通的。在与天子李治共同巡游并州的路上,苏定方提出了这个精妙的作战计划,最终说服了天子,并成了这场军事行动的总指挥。

这个作战计划,精髓就在于快,通过精准的兵力投送和高效的水陆两栖行军作战,趁着高句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彻底击败百济国的有生力量,让他们退出战局。

这是一场大唐的闪电战。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八月,苏定方率领十万水军,从成山(今山东荣成)渡海,向百济进发,直取百济国都熊津城。同时,唐廷还下令新罗国也同时出兵,策应唐军,对百济发起攻击。

百济王扶余义慈听闻唐军真的来了,紧急动员全国士兵迎战,同时向高句丽求救。但高句丽的主力此时还布置在辽东的北方边境,调往南方来救援百济还需时日。而百济国内各地的军队向熊津城集结,也同样需要时间。所以扶余义慈孤注一掷,将手上可用之兵派往熊津江口,防御大唐水军。

唐军精锐,天下闻名,百济有自知之明。他们只求拖住唐军三日五日,为百济全国动员之兵集结都城,以及高句丽援军的到来争取到时间。

只见大唐庞大的舰队覆盖了熊津江口的整个海湾。舰队中的壮士在苏定方的组织下,抢滩登陆,迅速击溃了熊津江口的百济守军,歼敌数千人。唐军舰队乘潮而上,战舰在江中首尾相连,帆桨如云,舟中将士们擂鼓呐喊,壮观无比。苏定方亲率步兵骑兵大队,沿着熊津江,与江中舰队齐头并进,一路凯歌高奏,直逼熊津城。

唐军离熊津城只有二十里时,百济全国紧急动员的各路兵马终于赶上勤王。倾国之兵在熊津城外摆开决战之势。苏定方明白,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要打得漂亮——一战摧毁百济人的精气神,用最快的时间迅速达成胜利,这就是这次“闪电战”行动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