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灭国吐谷浑

侯君集马不停蹄,继续西进,深入吐谷浑国土内部,经过星宿海,抵达了柏海(今扎陵湖)。五月的夏天,高原上依然寒冷彻骨,天空飘着飞霜,侯君集、李道宗打了一个巨大的迂回,到了柏海方才回师向东北。他们纵横两千里,在没有后勤、没有友军的情况下,漫长地行军,终于来到了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与李靖的北路军汇合于伏俟城下。

两路军夹攻之下,吐谷浑国都伏俟城很快就被唐军攻破。

伏俟城虽破,但吐谷浑的主力还是带着牛羊牲口远远地遁走了。不久,唐军在吐谷浑的间谍传来情报,伏允可汗已经向西逃窜,抵达了且末城西边的突沦川,藏身于塔里木盆地的茫茫荒野,似乎想要前往西域的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一带)暂避。

原本李靖与唐军将领们的战略意图就是南北两路军合围,最终完全歼灭伏允可汗的军队,就像对待颉利可汗那样。但受限于地缘,唐军没法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完全封锁各条道路,所以熟悉地形的伏允可汗成功脱身。不过伏允跑得越远越好,大唐在东边,他只管一路向西。

两汉魏晋一直经略西域,但那片土地已经有三百多年没有中央帝国的军队踏足了。

但这难不倒大唐的王师,此次西征的唐军中还有很多铁勒、突厥等部族的军队,比如铁勒人契苾何力,就是出身于西域,这次出征他带领所部,立下了赫赫战功,还在赤水原之战中,救下了陷入苦战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使战局反败为胜。他们熟悉西域地形,可以作为前锋。于是李靖坐镇伏俟城,李大亮、薛万均兄弟以及契苾何力率领兵马继续西进。

李靖自己的身体已经不适合长途行军了,就把建功的机会留给年轻将领吧。

这条行军路线穿越了整个青藏高原的北部,薛万均、薛万彻这样胆大之人都迟疑着不敢进军,毕竟深入荒原,缺乏补给,很容易就会在长途跋涉之下全军崩溃,有来无回。但契苾何力却似胸有成竹。他挑选精锐骑兵千余人,带足干粮和马匹,独自向着突沦川挺近。薛氏兄弟只得率部跟着一起进军。

这一进,就又是数千里,唐军一路从青海湖沿着黄河的源头,经过柴达木盆地,翻越可可西里。这是一场死亡行军,不过死的不是将士,而是马匹。唐军将士一人带着一匹战马和多匹备用马,粮草有限,只能给人和战马食用,而备用马就一路消耗着死在路上。一路荒原,没有河流水源,将士们就刺马血饮用;干粮用完了,就吃马肉。就这样一路行军,终于顺着吐谷浑军中卧底所留下的记号,抵达了伏允可汗设在突沦川的牙帐。

伏允可汗以降的吐谷浑人完全没料到唐军居然一路追杀到这里,毫无防备地骤然遭到唐军袭击,全军终于彻底崩溃。伏允可汗自己带着千余骑兵遁入了塔里木盆地深处的茫茫沙漠,不久之后,被崩溃的随从所杀。整个吐谷浑部再也不敢幻想着向唐军挑战了,伏允可汗的嫡子慕容顺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向唐军举国投降。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十八日,捷报传至长安,天子李世民下诏恢复吐谷浑国号,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并且由李大亮领精兵数千人,长驻于吐谷浑。

这场战争是一代军神李靖的告别演出,此后李靖的身体条件再也难以支持他指挥新的作战了。同时,征伐吐谷浑也成了大唐新一代将才们的毕业演出,跟随李靖出征的侯君集、薛氏兄弟、李道宗、契苾何力等将领,此后都大放异彩,成了李唐新的将星。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年底,新的吐谷浑可汗慕容顺被部下所杀,国内大乱,侯君集只是带着小股部队前往吐谷浑,吐谷浑全国便乖乖地听从大唐的安排,以慕容顺之子诺曷钵继任可汗。新可汗全面接受李唐的教化,采用大唐的历法,使用大唐的年号。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四月,西域的高昌国与西突厥串通反叛,唐廷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带领薛万彻、契苾何力等将讨伐高昌,高昌国王鞠文泰听说唐朝大军逼近的消息后,居然惊恐发病而死。侯君集包围高昌之后,围城打援,击破了前来救援高昌国的西突厥欲谷设的援兵,顺势占领了西突厥的可汗俘图城。随后,侯君集指挥唐军最终势如破竹地攻占高昌,高昌国遂就此灭亡。唐朝攻取二十二座城,拓地八百里,在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治理。

但是,在吐谷浑战争进行的同时,青藏高原南部另一个叫作吐蕃的部族出现在唐廷的视野里,并开始相互进行了最初的接触。吐蕃与大唐,相互之间还不够了解,并不清楚对方的实力,双方也就这样拉开了两百多年恩怨的序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