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一些大臣因循守旧、冥顽不灵,不能领悟他心中想法就算了,甚至反对他推广算学,说什么一旦开民智,会让国家失去对民众的控制,多次阻拦他的做法。
他当然知道会有这个隐患,但他必须要做出尝试,只有当更多人投入到国家建设来,集思广益,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开创盛世奠定基础。
他本可以遵循先帝的足迹,安安稳稳地做一位守成之君,但他不想。
他有非常大的抱负,要发展经济,建设强盛的大国,还要稳定边疆,若有机会,他甚至要对外征战,开疆拓土。
又看了第二遍后,他想:或许,容铮会成为我手中最锋利的“剑”吧!
四月十五日清晨,皇宫的太和殿前,一片庄严肃穆,传胪大典正在进行。
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然飘过,仿佛也在为这三年一度的科举盛事添上一抹喜庆。
阳光透过繁复的琉璃瓦,洒在地面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映衬着即将揭晓的荣耀。
诸位进士穿戴着礼部事先备好的新进士朝服,头戴三枝六叶顶冠,按殿试后定下来的三甲名次与顺序,分立在太和殿外,诸位王公大臣等朝官之末。
随着礼官一声高亢的奏请,皇帝祁奕煊缓缓步入太和殿,坐上龙椅。
乐章随即奏起,旋律悠扬,既庄重又不失祥和。
阶下的司礼官鸣鞭三次,声音响彻云霄:“传胪大典开始!”
首席读卷官梁大学士,行三跪九叩礼,将殿试的大金榜捧上皇帝御前的黄案中。
丹陛乐声再次奏起。
鸿胪寺官引领着新进士进入太和殿里,然后缓缓展开圣旨,庄重宣读:
“四月十五日,圣上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四十五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七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念完这句后,开始唱榜:
“一甲,第一名,容铮。”
鸿胪寺官将容铮引出列,只见新科状元,丰神俊朗,气度不凡。
传胪官还在唱:“一甲,第二名,徐柏舟。”
再唱:“一甲,第三名,廖言锡。”
.......
一甲三名会连唱三次,传胪官中气十足,洪亮的声音在皇宫久久回荡,仿佛穿越宫墙,飞越屋脊,传到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再传遍全国各地。
礼部的尚书大人,手捧云盘承着的大金榜,神情庄重地送至门外的彩亭里,两名校尉将金榜送出太和殿中门,张挂到京城最热闹的大街入口公布栏处。
官差敲锣打鼓,鞭炮“噼里啪啦”!
围观的人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估计一只蚂蚁爬进去都要被无辜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