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上,内侍官宣读上谕:
“一甲,第一名,容铮,授职‘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一甲,第二名,徐柏舟,授职‘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一甲,第三名,廖言锡,授职‘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停顿片刻,声音再次响起,
“其余诸位进士,请于三日后在保和殿参加朝考......”
容铮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考试!
老实说,他真的考累了。
只有殿试前三名才能在传胪大典上获得授职,其余进士则需要再参加一场‘朝考’,届时会按‘朝考’成绩,同时结合殿试名次,再决定授予的官职。
“朝考”的重要性不亚于殿试,它由皇帝在保和殿举行,将决定进士们仕途的起点。
若是起点高,那就走得更远,否则,以后就要日夜追赶前面的人,甚至追赶十几年都不一定能追得上。
一试定终生!!!
如果殿试和朝考成绩均优异,即排名前列者,那么会被选上“庶吉士”,这个过程就是“点翰林”。
“庶吉士”是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入选“庶吉士”的新科进士可以在翰林院内学习,用现代的说法,类似翰林院的实习生,之后学有所成了,就能被授予各种官职。
至于翰林有多牛掰呢?简直超乎想象!!!
翰林是朝廷的养才储望之所,翰林学士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全国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一般来说,内阁辅臣都是从翰林院里选的,所以进了翰林院,就相当于是内阁候补,阁老预备役。
能在翰林任职,那真是牛笔中的牛笔,以后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