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举手之劳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8344 字 23小时前

《亞洲偶像》取得的超高收視率,讓整個香江電視行業為之震撼。

更讓他們感到震撼的是鄭伊健奪冠當晚,竟有數千名歌迷自發走上街頭舉行慶祝活動,場麵壯觀而熱烈,驚動了上百名警察維持秩序。

第二天這條消息跟著“《亞洲偶像》總決賽”一起成為了新聞媒體的頭條,引發了市民階層的熱議。明明是連一首代表作都沒有的歌手,就因為參加了個電視節目,竟然能醞釀出如此強大的號召力。這樣的情況即便是在追星文化早已盛行的香江,也讓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

同樣也在這一天,新藝寶唱片和林氏影業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鄭伊健正式簽約兩家公司,今後將以影歌雙棲發展的形式與廣大觀眾和歌迷見麵。

對於這個結果,到場出席的媒體並不意外。

一檔《亞洲偶像》,鄭伊健風頭之勁不輸天王。

星空衛視和新藝寶唱片、林氏影業本就是一家,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真正讓在場媒體感到意外的是,這幾家公司在發布會上宣布的兩個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新藝寶唱片宣布將投入千萬港元巨資為鄭伊健量身打造白金唱片。

這幾年唱片公司用“斥資XX萬”、“白金唱片”這種宣傳手段,記者們見的不少,這其中的含金量有多少,大家誰也不了解。

但新藝寶唱片喊出的“千萬港元”確實很嚇人,這麽大的數字哪怕縮個水,縮到500萬也是一筆很大的投入了。

更關鍵的是新藝寶還在發布會上請來了唱片製作人,顧嘉輝、盧東尼、黃露……幾乎將香江如今的一線音樂製作人一網打盡,一張唱片花個1000萬好像也很合理。

第二個消息,是兩家公司官宣了鄭伊健奪冠之後收獲的一係列代言,鐵達時手表、可口可樂、本田汽車、雀巢美祿熱巧克力……

僅僅是歌唱節目奪冠,唱片都未發表,鄭伊健已經身背10個廣告代言,並且這些廣告每一個都是國際性品牌。

許多記者猜度,鄭伊健恐怕這一波廣告代言費都要收上千萬。

記者們猜的沒錯,冠軍代言費確實有2000萬之巨,可惜落到鄭伊健手中的僅有200萬。分成比例高達9:1,周扒皮來了都得叫一聲黑心。

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且鄭伊健也確實享受到了出名帶來的巨大好處。

除了投資千萬的個人唱片將在半年之內推出,林氏影業還承諾了未來五年內,將會為他量身打造三部電影。

為表誠意,林氏影業還為鄭伊健爭取到了鐵達時手表1992年的宣傳重點一一空軍篇電視廣告的拍攝。1988年,鐵達時手表為了在香江打開知名度請來梅豔芳這位炙手可熱的歌壇巨星擔任品牌代言人,為“天長地久”係列拍攝首支電視廣告。

畫麵開頭是梅豔芳飾演的女主角在站台等待,中間閃回她與愛人的相識、相知、相愛到最後分開的過程故事的結尾,這位女子沒有等來她的愛人,徒留一人望穿秋水。

很多人沒看過這支廣告,但一定聽過它的廣告語一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

廣告播出後,引發了無數觀眾的共鳴,更俘獲了許多消費者的心。

之後鐵達時手表又請來王傑拍攝了新廣告片,依舊圈粉無數。

好的電視廣告不僅是擴大了產品的影響力,也會讓代言的明星跟著受益,鐵達時手表和梅豔芳、王傑的合作便是成功的例子。

因而鄭伊健對鐵達時手表空軍篇的廣告拍攝也充滿了期待。

新聞發布會結束,第二天鄭伊健再次占據了香江娛樂媒體的頭條,風頭更勁,儼然不輸四大天王。即將過去的1991年,香江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將時下四位正當紅的歌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統稱為“四大天王”。

後又有《東方日報》以一篇打油詩作為響應,歌壇“四大天王”的名號由此不脛而走,得到市民們的廣泛接受。

如今鄭伊健橫空出世,所受的歡迎絲毫不遜色於四大天王,於是有好事的媒體送給了他一個“第五天王”的名號。

伍美珍在電話裏絮絮叨叨的說了個沒完,陶玉書不耐煩的打斷她,問:“不要說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有沒有別的事?沒事就先這樣。”

伍美珍隔著電話都感到一股窒息,心中暗叫一聲糟糕,沒想到拜年沒拜明白,拜到了馬腿上。她腦子快速轉動,飛快想著公司裏值得林太關注的“別的事”,突然她靈光一閃。

“對了!有家英國電視台昨天聯係星空衛視,說要購買《亞洲偶像》的版權。”

“哦?”

電話裏傳來陶玉書感興趣的聲音,伍美珍心中頓時鬆了口氣,然後一禿嚕將知道的消息全講了出來。聯係星空衛視的電視台是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它是英國最早的商業電視台,也是英國最大的綜合電視台之一。

擁有英國最大的商業電視網,覆蓋英國全境,是BBC最大的競爭對手。

香江如今還在英國的管轄範圍內,星空衛視又是香江最火的電視節目,引起ITV的注意倒不足為奇。不過能讓這家在英國擁有廣泛影響力對《亞洲偶像》的版權產生興趣,還是讓陶玉書心中產生了些許驕傲的情緒。

待伍美珍說完之後,她壓下心中的高興,沉穩道:“知道了。這件事急不來,先讓星空衛視那邊跟ITV接觸一下,等有了進展再跟我匯報。”

“明白!”伍美珍聲音清脆的回道。

“林太,再次恭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她又說。

“嗯。”陶玉書的聲音輕快起來,“也祝你新年發大財!”

“哈哈!謝謝林太!”

別的祝福都可以不在意,但發財這回事,伍美珍看待的十分認真,陶玉書的祝福可以說送到了她的心坎上。

掛了電話,陶玉書回到客廳,靜聽林朝陽跟章藝謀的對話。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一類電影當然是有其藝術價值的,但你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歐美人對中國封建文化的窺探欲。

這種窺探欲說得直白點,其實就是低級趣味。

你現在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如果隻是為了得獎,一味的拍攝這類電影,不僅是對自身才華的巨大浪費,也是辜負了你這一身名望。”

大前年章藝謀在陶玉書的支持下,自導自演了奇幻動作電影《秦俑》,在兩岸三地都收獲了極佳都口碑和票房。

90年他又與楊鳳良合作導演了影片《菊豆》,這部電影斬獲了幾個外國電影節的獎項,可惜沒拿到大獎。

之後章藝謀重整旗鼓,拍攝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根據蘇童中篇《妻妾成群》改編的影片再次為章藝謀斬獲了殊榮。

獲得了包括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等榮譽。

去年得獎之後,章藝謀又把目光放到了林朝陽早年的短篇《秋菊打官司》上。

多年以來,林朝陽的作品改編曆來得獎率很高。

他想要再接再厲,憑借這部電影再次衝擊威尼斯金獅獎。

算上《菊豆》和《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已經是章藝謀第三次衝擊威尼斯金獅獎了,多少顯得有些固執和功利心。

這兩天過年,章藝謀來給林朝陽夫妻倆拜年,聊起歐洲幾大電影節的風氣變化,林朝陽忍不住多說了幾句。

早幾年,這些電影節在選片時向第三世界國家傾斜的程度還算正常,但這幾年各大電影節的選片風氣發生了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