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琵琶可以守着你们一辈子,让你们有一个完整的家。
那位眼眶通红的冷漠奥地利人,今晚似乎格外的感性伤怀。
他含着泪,看楚怀弹奏琵琶,仿佛能看整个晚上。
“楚老板。”钟应将雄蕊琵琶,递给了沉默的他。
楚慕愣了愣,下意识问道:“你一开始就知道为什么,对吗?”
钟应不是一开始就知道。
属于姐姐的雌蕊琵琶,悬挂在弟弟的乐器行,也曾令他感到困惑。
师父却一清二楚。
樊成云五十多岁,见过太多事和人。他待钟应如同亲子,自然理解楚芝雅的遗愿,也能讲给年轻人听。
“师父告诉我,这就是母亲。”
钟应转述着师父的话,“她希望你们姐弟,见到彼此的琵琶,就能记住你们必须互相扶持、永远和睦,才能奏响千古遗音。”
楚慕听完,觉得自己白活三十岁,还不如十八的小孩通透。
他苦笑着接过了琵琶,横抱着坐在楚怀旁边。
不需要谁说什么重新开始,更无需指挥统一节奏,他指尖轻挑,跟上了楚怀熟悉的旋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长达十年没能奏响的乐曲,在辉煌明亮的维也纳音乐厅磕磕绊绊的流淌。
对他们而言,这不是什么保家卫国悲壮史诗,而是一个温馨家庭相聚的旋律。
他们在每一个节日弹奏,在每一个春天弹奏,在每一次父母慈祥凝视中弹奏。
这是他们与生死相隔的故人,尚存于世的温暖回忆。
木兰琵琶的合奏,比起钟应听过的楚慕单独演奏,更加和谐。
姐弟俩的指法,说不上精妙绝伦,可他们怀揣的情感,远远超出了一首诗能够承载的重量。
他们弹奏的《木兰辞》,并不是为了获得谁的认可,是为了这一生见过与没见过的家人,找回流逝在时光里的声音。
散了场的音乐厅,留下了空荡荡的观众席。
却也留下了一些看不见的身影。
钟应想,如果世上真的存在灵魂,一定会被他们弹奏的琵琶吸引,安静的坐在这里,目光温柔的凝视着这对楚氏姐弟。
忽然,他在响彻琵琶二重奏的音乐厅,见到了一位熟悉的人。
那人远远站在门边,似乎不愿打扰舞台上演奏者的快乐,又仔细的欣赏这曲传承至今的佳音。
“弗利斯先生。”
钟应笑着走过去,低声问道:“您是特地留下来听他们的演奏吗?”
“不。”
弗利斯格外嘴硬,保持着商人的傲慢,“我只是来看看护工是不是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