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发现钟应留在音乐厅,和讨厌的楚慕站在一起,说要等楚怀睡醒,在舞台上弹奏乐曲。
顿时,这位久负盛名的大作曲家,头不痛了也不想回酒店了。
“我也要等。”厉劲秋神情严肃,“我倒要听听,楚慕能弹出个什么来。”
看钟应还怎么说他们很像的话!
作曲家陪着钟应留下来,等待一场深夜无人的二重奏。
他们讨论音乐、讨论调性,唯独楚慕坐在一旁叼着没点燃的烟,玩着手机,拒绝参与。
大约凌晨,头痛的楚怀才缓缓醒来,在护工的陪伴下回到音乐厅。
她已经知道木兰琵琶将回到中国,去往外公外婆妈妈的故乡。
“可以吗?”
楚怀站在华丽宽阔的音乐厅舞台上,“我们可以在这里演奏吗?”
“当然。”钟应笑着回答,却将雌蕊琵琶递给了楚慕。
楚慕将这把姐姐的琵琶,挂在楚氏乐器行墙上近十年。
他定期调弦、除灰保养,始终有着一个困惑。
此时,他接过了雌蕊琵琶,走到了楚怀面前。
特地为音乐会梳妆打扮的楚怀,挽起的头发依然干枯毛躁,笑容遮掩不住沧桑病态。
可她眼睛锃亮,透着少女般的兴奋,连苍白的脸颊都恢复了血色。
“姐。”楚慕递出琵琶,认真的问出了多年的困惑。
这也是钟应问过他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说,如果……妈妈将雌蕊琵琶交给我,又把雄蕊琵琶交给你,她会是什么意思?”
楚怀小心翼翼的拿回自己的琵琶,怀念的坐在舞台凳子上。
她温柔看着楚慕,即使她的弟弟成熟苍老,再也没有十岁的模样,她说话的语气,仍旧像对待一个年仅十岁的傻孩子。
“当然是希望你能经常回家。”
她抱着雌蕊琵琶,左手按下了丝弦,垂眸去找记忆里的音。
“妈妈说,男孩子留不住的,等你长大了、结婚了,肯定会离家远远的。”
雌蕊琵琶发出了轻柔单调声音,她停留在二十三岁的认知,却再也弹不出二十三岁时流畅的琵琶。
“可你离家再远,只要带着我的琵琶,一定会记得带它回家。周末、圣诞、春节,你总会回来,像现在一样将琵琶还给我——”
楚怀漆黑憔悴的眼睛,闪着笃定的光芒,笑着抬手拂出熟悉的旋律。
“我也会把雄蕊琵琶还给你,我们聚在一起,面对满桌的烤鹅、炸鲤鱼,一起弹‘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她笑出声来,似乎觉得自己描绘的场景有趣。
楚怀拨弄丝弦,并不介意自己的手指僵硬,弦声凝滞,只是期待着看向弟弟。
“只有我们团聚,才能重弹《木兰辞》,只要你记得自己的琵琶,你就会回家。”
楚慕直愣愣的看她,仿佛看到了临终前的楚芝雅。
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