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老罗不意这看着也就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还真有一肚子生意经,不由得多打量两眼。

只见这小丫头个头不高,瓜子脸,脸色还有点儿缺乏营养的蜡黄,头发也显得稀溜溜的,但一双眼睛却是又大又圆的猫眼儿,黑眼仁好像养在白水银里的两丸乌水银似的,透着一股子聪明劲,这聪明不邪性,用老话讲叫目光不飘主意正,两眼不斜神气清。

瞧着是个好孩子。

老罗就带头掏出钱来。

“我是要给钱的。”

见他买了,一边张二山的同事便也干脆地掏出三毛五来买了两个。他是舍不得吃的,只看着老罗把那软乎乎的包子往嘴里一送,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哪想到老罗仿佛陷入沉思一样,好半天了,光吧嗒嘴不说话!

人年纪大了难免贪甜,要不怎么说老小孩老小孩呢,口味也在向小孩子靠近。这绿豆流沙包软和好嚼不说,里头的馅甜中带咸,咸里有香,这个当口说话都浪费嘴里的香气!

邝如英的绿豆流沙包也开了张,这便带着郑壮壮去了站台,郑壮壮虽然少言寡语,但手脚利索,眼里有活,自觉主动地包揽了搬笼屉推车子等重活。

叶萍看他这样卖力,也知道陈婶的心意,就打算稍后走时给壮壮拿个肉包吃。没想到还不待她开口呢,就听二丫脆生生说道:“壮壮哥,今天我们的包子肯定能卖完,你来帮忙,这份是给你的。”

看二丫高高地举着手,郑壮壮下意识地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几张毛票!

八毛钱!

郑壮壮握着钱的手颤抖了。

八毛钱不算多,可这是工厂工人每天才赚一两元顶天的时候呀!

猪肉才五六毛一斤!

更何况他还没工作,天天吃喝家里的,还没往家拿过一分钱呢!

郑壮壮有心想要客气推辞,可那几张薄薄的纸币就像涂了胶水一样,突然之间就粘在他的掌心里了。

只迟疑了这一瞬间,就让郑壮壮涨红了脸,再看邝家妹妹,早已经小鸟一样地跑开去给人算包子钱了。

他只能按住一颗热汤汤活蹦乱跳的心,一把抱起一大叠笼屉,跟在后面不住嘴地吆喝,恨不得把全身上下的力气全都使出来。

眼见天色黑了,叶萍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把几个孩子都召回来,点点各自手里的包子。

“粉条的还剩这许多呢。”叶萍道。

肉末粉条的包子统共包了八笼,纯酱肉的包了三笼。娘俩一天下来卖剩下一笼酱肉的,三笼肉末粉条的。今天晚上到站的车不剩几趟了,就是待到夜里,也未必能卖得完。

几个人不由得都有些心疼。

邝如英一看,好家伙,她妈她姐都拉拉脸了,连因为八毛钱而激动得脸通红的郑家二哥都一副做错事的模样,仿佛包子卖不完是他的罪过似的。

“待会还有一趟车要到站呢,肯定能卖完。”

邝如英还是一副乐呵呵的笑脸,“要是剩下,咱们回去做水煎包吃嘛!”

油汪汪的包子,焦焦脆脆的底儿,再加上鲜浓的肉馅,想想都有点流口水了。

叶萍忍不住瞪了她一眼,“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心恁大了?”

几个人都不知道邝如英哪里来的自信,但却被她无比笃定的语气喂了一颗定心丸。

二丫主意多,万一真有办法呢?

疆西来的列车缓缓进站。

站台上的灯也跟着亮了,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和纤维,在昏黄的灯光下让旅人们愈发心生疲惫。

小姑娘那脆亮亮的声音就在这时响起来:“卖包子,猪肉粉条酱肉包子嘞!”

“这包子怎么买?”有那肚里饥饿的人忍不住从车窗里探出头来。

邝如英仰着脸儿站在车下,“猪肉粉条包子一毛二一个——”

那旅客估计是觉得贵了些,这就要缩回去,便听小姑娘接上后半句话:“买三个送一个酱肉包子,纯肉的!”

旅客目光一瞟,看那笼屉里的包子的确卖相馋人,终于禁不住诱惑,也不去琢磨邝如英口中的“促销”是个什么东西,这便从衣袋里掏出一元钱来,嘴上道:“你这送的酱肉包子要是不好的……”

邝如英笑眯眯,“那您下来捉我,我三倍退您的钱!”

她麻利地掀开笼布,捡了四个包子,“这趟车靠站要二十分钟呢,我们就在站台上。”

她指着站台上的叶萍等人,“喏,那是我妈妈,我姐姐,还有邻居家二哥。”

这丫头说话条理清楚,小大人儿似的,这会倒显出两分小娃娃的稚气来,到叫人一点不想为难她。

旅客转念一想,也是,还有二十分钟呢,这家人敢这么许诺,多半是不会骗人的。

再看邝如英撩起的笼布下头,那屉说是酱肉的包子个个白胖喜人,瞧着比肉末粉条的还大半圈。

都是肉包,送的还是纯肉的,怎么算自己都不吃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