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硝石产量虽然不大,但是蒙古是硝石的集中产地。李胜恭已经控制了蒙古,林丹汗退避三舍,发现更大规模的硝石产地,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现在火药产量上来了,李易就盘算着用火药炸山开矿了。
这个时代的火药威力,远不如后世的tnt时代,不过只要量放充足些,打眼放炮炸石头,还是绰绰有余。
采矿的环节突破了,就打破了铁生产的瓶颈,至于李易想的更遥远一些,用蒸汽动力粉碎矿石,估计也不遥远。毕竟造个蒸汽驱动的铁锤,难度肯定比蒸汽船低得太多,随便让陆新那伙人搞一搞就是了。
所以说铁的产量,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几乎是显而易见。只是现在不足为外人道罢了。毕竟商业机密,还是尽量能晚些被外界知道更好。
陶远山对大家道:“我们在李司令的指示下,做了许多试验。争取得出铁轨宽度厚度和车辆载重的最佳性价比。最后得到的就是现在这十斤重铁轨,搭配载重100石的车厢,这样两匹马正可以轻松拉动。不过现在的铁硬度和韧性还不是很理想,我们这次来的冶铁科研部门,改进原有炼铁炉进风口,可以大幅度提高铁的质量。真的是小投入大产出,我斗胆替冶铁部,向司令请功!他们确实对原有设备改进不多,可是效益真的提高许多。”
李易十分高兴,赞扬道:“越是这样的小投
入大产出,越应该鼓励。看来这是你们冶铁部的集体成果,都哪几位是冶铁研究部的??”
冶铁部的五个人在陶远山示意下站了起来,李易走过去,和这几个人逐个握手,道:“你们五个人做得好。我代表辽东铁业,奖励你们团队五千两白银。另外每人晋升一级工资,提升一个技术级别。”
几人大喜。满座几乎都是科研人员,早听说李易的豪爽大方,还是被这奖励震了一下。
每人1000两银子,奖励很高,不过李易向来大方,这还在意料之中。关键还是提高一个技术级别,太让人激动了。这可不仅是工资高了,关键还有荣誉和地位也提高了。
现在工学院提升一个技术级别,只有李易有这个特权,连陶远山都没有。想提升,必须经过专家评审。
这个特权交给李易,并不仅仅因为李易是最高长官,而是因为李易是工学院缔造者,而且在许多学科,都有真知灼见,许多人获益匪浅。
大家都相信李易的眼光,比这些专家,更能正确评价许多发明的价值,这才确立了这唯一的评级特权人。
李易可不是一激动,凭空给这些人这样高的奖励。而是李易知道,冶铁业以后的进步空间,就在这炼铁炉吹风模式改进上。
随着这炼铁炉的改进,最终质量更好的“钢”,就会面世。
可惜他只知道个大概,对冶铁具体的东西一窍不通,不然大可以指点一番。不过鼓励研究的正确方向,正是他应该做的工作。
鲁平脸上挂着笑,只是笑得有些苦。他有些羡慕嫉妒恨,有些不以为然。
改进炼铁炉的进风方式,和他水泥的发明不可同日而语,司令给了这几个人如此高的荣耀,看来还是因为这炼铁对司令的家族企业有利。看来司令也是有很大私心的。
陶远山打心眼里为自己的几个部下高兴。不
论哪个取得荣誉,都是他的荣誉。
这几年,他的工学院,已经走出去王吉,陆新,鲁平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可以想见,以后会有更多的英才崭露头角,真没想到,大明地位等同于奴隶的工匠们,会有今天这样扬眉吐气的日子。
这时鲁平煞风景,打断了陶远山的美好遐想,“忽”的站了起来道:“司令,我有一个重要问题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