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挺身而出进兵潞川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41 字 8个月前

王猛道:“君子与小人,不过一念之间,因人因是,当做君子时做君子,当做小人时为小人。若是太过自命,便什么也做不成了。”

——世上便有许多自命不凡的君子,太看重君子二字,一味粉饰,最终却成了伪君子、真小人,实在可悲得很!

慕容庄闻言,不禁大吃一惊,他实在没有想到王猛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且是对他这个阶下囚,王猛本不必说这么多的。

慕容庄不再说话,低下了头,现在他已真正的服了。

服字,并不一定要从嘴里说出来,才能让人知道。

王猛微微一叹道:“来人,将他带下去吧。”

慕容庄与杨安鏖战了近两月,倒也并非庸才,对于人才,王猛还是敬重的,所以慕容庄受到的待遇并不差。

慕容庄走了已经有一会儿了,王猛却一直没再开口说话,他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这个时候,众将也无人敢去打扰。

终于,王猛开口了:“晋阳城破,着实可喜可贺,但于此次出征之目的,无异于千里之跬步,成山之斗石,固当戒骄戒躁,稳步前行,方可成功。而晋阳之所在,并州要塞,咽喉之地,不可不守,君等谁愿领兵留守,以解我后顾之忧?”

事虽艰难,但却也是不得不说。

众将闻言,顿时陷入沉默,死一般的沉默。没有人愿意止步晋阳,没有人不想领兵进邺,没有人不想封侯拜爵。

没有人说话,王猛也没有。

但沉寂终究是会被打破的,有些事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的。

寂静的环境,营造起来并不容易,它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但沉寂被划破,却只需要一点声响。

声音不大,却很洪亮,铿锵有力:“将军,末将愿留守晋阳。”

每个字都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一点犹豫,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十分坚定,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说话的人是毛当,一个三十出头的将军,脸上透着俊毅果敢,与吕光倒有几分相像。像他这样的年纪,正是沙场建功的好时候,可是他却选择了将机会让出来,甘愿留守后方,这已经可以说是勇敢了。

王猛很高兴,他在心里已经记住了这个将军的名字,将来有机会,他一定会得到补偿,因为这是他应得的。

王猛道:“好,将军毛当帅兵五千留守晋阳,其余众将,明日一早,集齐大军,随我一起赶赴壶关。”

众人闻命,齐声道:“末将领命。”

晋阳与壶关相隔四百里路,本来的确不远,王猛来的时候,也只花了三天不到,但现在却又不同了,大军不再是全是骑兵,也不是不带粮草营帐,所以一天四十余里的行速,已经不慢了。

九月二十日,上午,离破晋阳整整十日,王猛终于回到了壶关。

不过现在的壶关与王猛离开之前的壶关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差别,那便是守兵已差不多增长了一倍,关上也挂起了邓字大旗。

邓羌已经到了,而且已到了三天,他刚到壶

关,便派出了传令兵,前往晋阳告知王猛他来了,在半路上,传令兵便遇到了王猛,将消息带给了王猛。

所以对于壶关外迎接他的邓羌,王猛丝毫不感到惊讶。

邓羌远远的便走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李化跟在他的身旁,更是神情激动,毕竟他们师兄弟已经好久没有分别这么久了。

众将下马,与王猛一起向前走去,在与邓羌相距三步之遥时,邓羌突然单膝下跪,拱手道:“末将来迟,还请将军恕罪。”

洛阳距离壶关并不远,李化也早就前去请他,但是他却到现在才来,按理说王猛是可以怪罪他的。

但王猛不能。不论是邓羌手下雄兵堪用,还是他这一万人难敌的猛将,都正是王猛所亟需的,二者无论少了哪一部分,都是不行的。

王猛边俯身搀扶邓羌,边笑着道:“将军言重了,将军攻破荥阳,使燕军破胆,又训练精卒,供国家驱用,我怎能怪将军呢!将军快快请起。”

邓羌本也是做做样子,如今王猛如此放下身段,他哪里还能不知趣呢!

邓羌道:“多谢将军饶恕。”

说着,邓羌便拉着王猛的手站了起来。

王猛道:“将军这一次带来了多少兵马?”

邓羌道:“不多,只有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