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又是两日,各处的旱情越来越明显,再往前走不了多久,大军便会因为泗水变浅而无法前进。
在船舱之中,桓温看着这水陆交错的地图,思索着进军之计,突然,桓温发出一声大笑,他已有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桓温高声道:“来人。”
一士兵闻言进入舱内,拱手道:“小的在。”
桓温道:“去将冠军将军毛穆之请来。”
桓温所在的船是主船,虽然很大,但并不能容纳很多人,所以在船上的除了桓温的僚属,便只有守卫的士兵了。
而毛穆之领有一军,现在正在主船后十余里的地方,要去请他,还得取一小舟,顺流下去找寻。
不过还好去时乃是顺流,再加上那士兵双手划桨,很快便靠近了毛穆之的将船。
看到船上的毛字大旗,那士兵连忙在顺流之中止住了小舟的去势,然后对站在船边的士兵呼喊道
:“诶…我是奉大司马之命,前来传令的,快接我上去。”
那些士兵闻言,连忙将早已准备好的绳梯丢了下去,让那士兵登梯而上。
那士兵上得船,拍了拍身上的水以及脏东西,拱手谢道:“多谢诸位了。不知毛将军可在船中?”
一士兵道:“毛将军就在舱内,我带你去。”
不一会儿,来到船舱帘外,带路那士兵道:“将军,大司马派人来了,现正在舱外相候。”
只听毛穆之的声音传来:“那还不快请进来。”
士兵闻言,当即掀起帘子,说道:“请。”
另一士兵顺势走了进去,拱手为礼道:“小的拜见毛将军。”
毛穆之问道:“大司马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那士兵道:“回将军,大司马命小的前来请将军前去议事,至于究竟是为了什么,大司马并未明言。”
毛穆之轻抚胡须道:“那咱们快走吧。”
说着,毛穆之便和这士兵出了船舱,走到外面,刚要命人备船。
那士兵道:“方才小的来时的小舟就停在船边,将军不如同小的共乘一舟。”
毛穆之道:“也好,走吧。”
两人依次从大船下到小舟,解开绑在大船上的粗绳,那士兵便开始奋力划起了桨。
虽然是逆流,但是小舟的行速却还是比大船要快些,毕竟它的负重要轻一些。
这一段距离虽然不长,但是却足够让毛穆之想起很多事,他想起了北伐未成的父亲,想起了父亲的遗志,而现在,他正在努力的实现父亲的遗志。
终于,毛穆之来到了桓温的船上,进入了船舱之中,见到了桓温。
毛穆之拱手拜到:“末将毛穆之,拜见大司马。”
桓温见到毛穆之,十分高兴,笑道:“武生可算来了,来,坐。”
毛穆之道:“多谢大司马。”
说完,便坐在了一旁。
桓温道:“武生,最近周围的情况,你可注意到了?”
毛穆之身为一军之将,自然不可能不清楚这些事情,只是周围的情况有很多,他不明白桓温具体指的是什么。
毛穆之问道:“不知大司马指的是什么?”
桓温发问道:“武生以为当前军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