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建言不用桓温生忧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26 字 8个月前

桓温高兴之余,立即提笔写了一封奏表,其中内容,便是奏请转徐、兖二州刺史郗愔为冠军将军、会稽內史,且自请暂领徐、兖二州之事。

奏表一气呵成,桓温将其用蜡封好,大呼一声:“来人。”

一侍从闻言,推门而入,拱手候旨道:“小的在。”

桓温站起身,走到那侍从身旁,将奏表递与他道:“快马加急,送往建康,呈递陛下,不得有误。”

那侍从接过奏表,便揣入怀中,告辞而去。

不过两日,奏表便送至建康,呈与晋帝御览,晋帝虽然才二十几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但由于继位之时,桓温早已稳握权柄,他有名而无实,桓温的奏表送到,他只是过目一看,便下到中书让人拟旨如奏。

从奏表送至建康,到现在已足足过了三日,此时的郗愔还在京口等着桓温的回复,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等来的却是朝廷的旨意。

郗愔一直以来忠于王室,听闻有朝廷诏旨下来,连忙命人准备香汤,好好沐浴了一番,然后摆上香案,这才请朝廷使者前去宣旨。

沐浴之后的郗愔精神抖擞,如今虽已五十有余,但看来却十分硬朗,让人一点也感觉不出什么老病之态。

只听那使者道:“平北将军,都督徐兖青幽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郗愔接旨。”

郗愔闻言,连忙带着府中一干人等行礼拜道:“臣郗愔,接旨。”

那使者道:“…北境战乱频纷,用兵事广,非以优崇老臣,今转郗愔为冠军将军,会稽內史,以颐养天年,徐、兖二州之事,悉归大司马处分…”

郗愔听完,脸色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看,心里不禁骂道:“好个桓温,竟敢暗地里使如此技俩,我大晋大好河山,就是败在你这样的人手里的。”

那使者见郗愔久久不动,小声提醒道:“郗将军,还不接旨?”

郗愔闻言,这才回过神来,再拜行礼道:“臣接旨,谢陛下隆恩。”

那使者见状,上前两步,先将圣旨交到郗愔的手里,然后双手扶起郗愔,笑道:“郗老,会稽山水怡人,到时可不要流连忘返啊。”

会稽,郗愔以前便曾任会稽內史,现在不到三年,便又要回去,郗愔不禁叹道:“唉,安石、逸少不在,会稽还有什么好游玩的呢!”

安石、逸少,意指谢安、王羲之。以前他们时常结伴共游会稽,现在却再难重聚了。

那使者见郗愔倒没有因为突然被转任而大动肝火,也不再多说,只道:“郗老既已领旨,便可速守行装,赶往会稽,下官还要赶回建康复命,就不叨扰了。”

郗愔现在哪里有心情去留他,只得任他离去,说道:“郗某明日便动身,上使可愿同行?”

那使者道:“不瞒郗老,下官还要前往姑孰知会大司马,一来事务紧急,二来道路不同,下官就先行一步了。”

郗愔一听到他要到桓温那里去,突然语气一变,说道:“原来上使要去姑孰,那就慢走不送了。”

说着,郗愔便拿着圣旨,转身离去。

那使者身边一随从在郗愔走后,悄声附耳道:“这老儿也忒无礼了吧。”

使者闻言,突然转过头,怒目斥道:“郗老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人望颇隆,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口出秽语!”

那人闻言,不禁大吃一惊,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番好心竟惹怒了上司。连忙赔礼道:“小…小的一时失言,还望大人恕罪。”

使者之所以会训斥那人,只不过是因为他同情郗愔,同情他受了桓温的计,他这样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郗愔离去,香案也撤走,那使者再也没有继续待下去的理由,便带着一行人离开了郗愔府上,骑上快马,离开了京口,直奔姑孰而去。

时才傍晚,那使者便已来到了姑孰城外,快马驰入城中,进入大司马府,见到桓温,告知桓温郗愔已接到朝廷诏旨,明日便将离开京口,前往会稽。

桓温得讯之后,激动异常,连忙摆宴,招待来使,然后派人传信,命桓冲两日后入驻京口。

第二日,使者离去,回建康复旨,而桓温则召来军中诸将,说道:“朝廷旨意已到,北伐之举已

定,我意于四月初大集兵马,从姑孰出发,于京口汇合诸军,从兖州北伐,诸君今日下去,传令将士,作好准备,随时出发。”

众将闻言,一齐施礼道:“末将明白。”

说完,便一齐退下,回去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