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历造公卿智士一人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39 字 8个月前

曹毂又道:“郭主簿旅途劳顿,不如先到客舍歇息,等我安排好一切之后,再来与郭主簿详聊。”

郭辩道:“如此也好,那下官就叨扰了!”

曹毂道:“你我都同朝为官,哪里说得上是叨扰。来人啊,将郭主簿带到客舍歇息。”

曹毂一声令下,便有两人进来,郭辩见了,笑道:“那下官就告退了。”

曹毂点点头,便也跟着走了出去,曹毂之所以将郭辩支走,那是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派谁前去出使,这下郭辩不在身旁催促,他也好慢慢的想一想了。

就在曹毂思索之时,突然,他看见远方走来一人,那人便是随他一起多年的葛隆。

曹毂心中突然一动,走上前去,笑道:“我每遇疑难之时,见将军之后必能化解,看来今日之事,还是要将军去做才行。”

葛隆闻言,不禁吃了一惊,问道:“不知雁门公有何事要属下去做?”

曹毂道:“今日上使前来宣旨,陛下命我遣使如燕朝贡,借机查探燕之虚实,我想这出使之任,非将军莫属!”

葛隆道:“查探燕之虚实?难道秦、燕即将开战?末将当从何处查起?”

曹毂道:“将军误会了,这次只需将军带着贡品如燕便是,至于查探之事,另有人做,将军就不必操心了。”

葛隆道:“原来如此,属下明白了。但不知何日出发,所上贡之物又是什么?”

曹毂道:“这贡品无非就是些金、银、牛、羊,准备起来也十分容易,明日便可启程。”

葛隆道:“如此着急的吗?”

见葛隆一脸疑惑,曹毂道:“这也是上使的意思,我不过是照办而已,将军不必多想。”

葛隆道:“既如此,那属下这就去准备了。”

曹毂选定了出使之人,又命人装好几大车的金银珠宝,然后再将数千头牛羊备好,就等明日葛隆和郭辩出发了。

待到第二日,葛隆与郭辩从贰城出发,直往

邺城而去,这一次出使,虽说葛隆名义上是主,但其实葛隆并做不了主,一切都要听郭辩的!

葛隆与郭辩出发几日后,总算是出了秦境,来到了燕境之上,各关守兵在得知葛隆一行人是到邺城进贡之后,也都没有为难他们,又过几日,他们总算是安全的到了邺城。

邺城自赵乱之后,经过慕容俊、慕容恪十余年的恢复发展,现在已是别有一番景象,从其繁华程度看来,邺城亦可算是这天下间少有的大城,或许只有关中的长安,以及江南的建业能与之一比。

不过谁也不知道,在这繁华的背后,究竟隐藏的是什么,是真的盛世,还是虚有其表!

郭辩一行人到了邺都之后,便又葛隆代表曹毂去觐见燕国皇帝,而郭辩自己,则是借着使者的名义,到处拜访秦国官吏。

而郭辩第一个拜访的,便是当政的慕容评,郭辩带着两车金银珠宝,来到上庸王府,递上自己的名帖,对那守门之人道:“烦请通传太傅,匈奴使臣郭辩来访,特进献两车特产。”

那人见郭辩身后之车,已猜到上面载的到底是什么,心想这人倒真是懂得投太傅所好,说道:“

使臣稍候,小的去去就来。”

那人走进府门,来到慕容评身旁,只见慕容评此时正在欣赏歌舞,看他神情悠然,似是正陶醉其中!

那人待一曲舞罢,这才上前道:“禀王爷,门外有一人递上名帖,想要求见王爷。”

自慕容恪死后,慕容评独揽朝政,每日前来拜访之人不计其数,他哪里能每个都见,说道:“拿来我看!”

那人递上名帖,见上面就写着匈奴副使郭辩,并无其他东西,不禁有些生怒,说道:“蛮夷未开教化,岂能与本王一见,就说本王不在府中,把他大发走吧。”

那人闻言,本想转身就走,可突然想起郭辩的话,又说道:“禀王爷,那郭辩还带着两车特产,说要进献王爷!”

慕容评道:“小小匈奴能有什么特产!”

那人道:“小的见那车辙痕迹颇深,那车上装的,许都是些贵重之物。”

此言一出,慕容评突然眼睛一亮,问道:“哦?此言属实?”

那人道:“小的不敢欺瞒王爷。”

慕容评道:“既然他有这份孝心,那就将他请进来吧。哦,不!我亲自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