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历造公卿智士一人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39 字 8个月前

说着慕容评便起身走了出去,见郭辩候在府外,慕容评满脸含笑,说道:“让郭副使久等了,快里面请。”

郭辩道:“上庸王乃一国辅相,日理万机,在下不过区区使者,稍稍等上一会儿,又算得了什么呢!在下此来,特地带上两车杂物,愿敬奉王爷,还望王爷笑纳!”

慕容评闻言,不禁停了脚步,说道:“郭副使来就来了,怎么还送如此厚重的礼物。”

他嘴里虽这么说,可是转眼间,慕容评又道:“来人,将郭副使送的礼拉入库房。”

说完才转身对郭辩说道:“郭副使,请。”

进入客厅,慕容评坐在上首,郭辩在下首坐定,慕容评道:“郭副使今日到访,不知所为何事?”

郭辩道:“素问大燕有太宰、太傅辅政,国家日强,政治愈明,在下向慕久之,恨不得早见。如今太宰薨逝,已不得而见,唯有前来拜见太傅,以了

心愿。”

慕容评闻言,心中甚是高兴,能与慕容恪相提并论,已算是对他最高的赞赏了。

不过慕容评还是谦虚道:“郭副使谬赞了,本王才学,岂足与太宰相比,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郭辩道:“上庸王太过谦虚了,这不是在下一人如此说,而是天下人所共见,要是王爷才学不高,天下何人可称高呢!”

面对郭辩的奉承,慕容评竟然问道:“果真如此吗?”

郭辩道:“天下之大,王爷尽可派人查访,一问便知真伪!”

慕容评不禁笑道:“出了一睹本王风采,郭副使可还有其他事情?若是本王能帮忙的,定然助郭副使一臂之力。”

郭辩心想,我想看的已然看到,又何必再相求于你呢!郭辩道:“在下此次前来,只为拜见王爷,别无他事。”

郭辩这么一说,更是让慕容评心喜万分。慕容评道:“既然如此,若郭副使无事,不如留下来陪

本王共进午膳。”

郭辩当然毫不推辞,说道:“能与王爷同食,在下真是荣幸之至!”

用过午膳之后,郭辩告辞离去,而慕容评等郭辩离去之后,便亲自来到库房,命人将郭辩送来的箱子打开,只见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虽然在白日里,依然能感受到它们发出的耀眼光芒!

在这些迷人的光芒闪耀下,慕容评笑了,笑得带着几分狂妄!

之后,郭辩又造访了在邺城中的诸位少年王爷,他们虽然不像慕容评那样贪鄙,但是都还是些只知道异想天开的孩子,哪里懂什么国家大事。

而郭辩这一次最想拜访的慕容垂,现在却还没有回到邺城,郭辩也只好作罢。

现在,邺城之中的高官,郭辩已只有皇甫真一人未曾拜访了,之所以将皇甫真留在最后,那是因为郭辩觉得他也许和燕国诸臣都不一样,他的长兄皇甫腆与从子皇甫奋、皇甫覆全都在秦国为官。

这一日,郭辩只身来到皇甫真府上,经过通传,郭辩来到皇甫真面前,皇甫真刚刚见到郭辩,便问道:“听闻卿历造公卿,欲行请托之事耶?”

郭辩闻言,不禁心中一惊,心想这皇甫真怎么与他所见过的燕臣大不一样,感觉有些哆哆逼人!

郭辩道:“司空所言不差,在下本是秦人,只因家为秦所诛,故寄命曹王,贵兄常侍及奋、覆兄弟并相知有素。”

皇甫真闻言,不禁心中一笑,心想果然被我猜中,皇甫真正色道:“我无境外之交,此言何以及我!君似奸人,得无因缘假托乎!”

郭辩闻言,不禁一惊,他本来确实是想借着皇甫真之兄在秦为官,向皇甫真打探燕国虚实,可话还没说出口,便被皇甫真识破,让他着实没有想到。

郭辩道:“司空既如此说,那在下便告辞了。”

说着郭辩也不待皇甫真点头,转身就走。

待郭辩走后,皇甫真越想越不对劲,便连忙出门,来到宫中,求见慕容暐。

皇甫真对慕容暐道:“郭辩名为匈奴之使,而与臣相言,话及于秦,秦国常怀进取之志,臣以为郭辩极有可能是秦人派来查探我朝中虚实的,还请陛下下旨将其扣留审问,莫要让其得逞。”

慕容暐道:“曹毂所献甚厚,而遽扣押其使

臣,恐为天下所笑,绝向善之路!”

皇甫真道:“倘若郭辩真是秦之密使,待其回国之后,尽告我国中虚实,则后患无穷,愿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