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尽管如此,谢万终究不是个为将之才,
在谢万率众前往支援洛阳的时候,郗昙因病而退守彭城。
而谢万却不清楚其中原因,以为燕兵大胜,郗昙是因为败退才回到彭城,当即就引兵而还。诸将士在谢万突然下令撤军之后,也以为前方有燕兵来攻,大惊之下,数万之众突然溃散四逃。而谢万也因为这突然的变故,变得狼狈不堪,单骑还营。
当是时,那些留守的军士想要趁谢万军败而引兵攻之,但又想起谢安之前对他们的厚待,于是便放过了谢万。
谢万虽然没有被军中将士给联合攻击,但等回到了朝廷,却因为这一役使得才夺回来不久的许昌、颖川、谯、沛诸城相次皆被燕国攻陷,谢万被朝廷下诏免为庶人。
谢万被贬黜,使得一直在朝中权势很胜的谢氏家族突然失去了可以撑得起门面的人,这时若没有人出来振臂一呼,谢氏家族也许极可能从此衰落下去。
作为谢家的期望,谢安当然不能再逃避他的责任,他不能让自己的家族就此衰落,于是他终于有了仕进之心,他要让谢家一直兴盛下去。
于是当桓温下令请谢安出山当他的司马之时,谢安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桓温也是借谢家朝中无人这个时机,想要试试能不能请得动这负有盛名的谢安石,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的他,在得知谢安愿意的时候,不禁大喜过望。
谢安现已年过四十,才动仕进之心,刘氏道:“朝廷屡次征辟,而夫君不往,何以此次桓元子一请即往,难道夫君觉得他能成大事吗?”
谢安道:“我谢家在朝中人才凋零,此时不出,恐谢氏将没落于此时啊,此次从仕桓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无奈之法。”
刘氏道:“既然夫君不愿,何不向朝廷请职,以夫君名望,难道还不能得一官半职么?”
谢安道:“以前朝廷数次征辟,我都没有应征,朝廷已下旨禁锢终身,这才隐居东山,现在想要出仕,恐怕只有靠桓元子了。”
刘氏闻言也不再说,告辞离开,前往收拾谢安上任需要的行装去了。
这一日谢安带上几名随从,准备从新亭出发,前往桓温军中上任,这是朝中官员大多都前来相送,可见谢安出山为官,给了他们多大的震动。
在谢安还没有出现在新亭的时候,那里已经聚满了朝中大小官员,他们都还不怎么相信谢安是真的出山做官了,都在小声的议论着。
只听:“谢安石高卧东山多年,此次出山,也不知是真是假?”
“这还能有假?这桓大将军权势如此之盛,纵是谢安石清流一时无二,也不敢违背他的意愿。”
“兄台此言差矣,当年扬州刺史庾季坚强行征辟谢安石,他也不过只出任一月,就罢归还家了。这桓元子现在的权势和庾季坚比起来也高不了多少,谢安石这次多半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我看你们说的都不对,现在谢家在朝中已无人能说得上话了,谢安再不出山,恐怕谢家就要走向衰落了。”
众人听到这一声音,都不禁在心里暗暗称是,这的确是谢安不得不出仕的理由。
就在众人想要看清这是谁说出口的时候,只听一个声音道:“谢安见过诸位同僚,有劳诸位久候了,谢安在此赔礼了。”
众人见正主来了,俱都笑道:“安石言重了。我等不过早到片刻而已。”
这是一人道:“以前常听人说,安石不出,其奈苍生何!现在安石出山,看来天下苍生总算有希望了。”
谢安道:“在下才识浅薄,何德何能,敢当此赞誉,但能为天下苍生做一点小事,便心愿足矣。”
众人闻言,笑道:“安石太过自谦了。”
这时突然又一人高声道:“安石复心念苍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