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防备严密求婚于代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67 字 8个月前

刘卫辰在发现周围有人在时刻监视着他们动向的时候,当即便想了个应对之策。

刘卫辰心想他带着部众才迁至塞内,引起秦人的警惕也是在所难免,而在开始这段时间里,秦人的防范也是最严密的,他犯不着在这个时候急于施行他查探边境军备的计划。

于是刘卫辰命令部众,全心全意的向秦民学习耕种之法,早日开垦土地。

这样一来,秦人在见到他们确实是到塞内学习耕作之法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就会放松警惕,那样刘卫辰的机会也就来了。

可是刘卫辰手下的那些部族却并不能理解他的心思,他们都习惯于草原游牧的生活,并不适应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这次随刘卫辰南下,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并不想浪费时间学习这对他们根本没有用处耕作技巧。

于是他们对刘卫辰的命令执行得并不认真,不仅每日应该开垦的田地数量不足,就连行为也十分

懒散,根本就不像是想要劳作的样子。

这样的现象当然不仅不能让监视他们的秦人放松警惕,反而更加深了他们对心中猜测的认可,对刘卫辰部众的监视也变得更加严密,昼夜不息,永远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刘卫辰他们。

虽然那些监视刘卫辰他们的人并没有穿着军服,只是平常老百姓的模样,但他们却比刘卫辰部众还要不事生产,几乎每次见到都是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就连农忙时节也是一样。

这在需要劳作来养活自己的大秦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刘卫辰作为一族统帅,当然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他清楚的感受到这群人就是被派来监视他们的军人,因为只有军人才可以不用劳作,也可以得到足够的衣食。

面对手下的部众不能领会他的苦心,刘卫辰也无法去责难他们,因为当初他曾许诺他们,会尽早带他们回到草原,与家人团聚,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将这个诺言无限期的延长,他只有尽心去和他们解释,安抚他们。

于是刘卫辰将这次随行而来的十二个百户长全部招到他的家里,他要让这些百户长去动员他们手

下的部众。

刘卫辰正色道:“近日来,秦人对我等的防范尚没有一丝减弱,诸事进行起来多有不便,故而本王下令,专心一意学习秦人耕作之法,以使秦人警惕性减轻。而诸部为何阳奉阴违,不好好执行呢?”

这十二人在接到刘卫辰传令的时候,都以为刘卫辰是要让他们开始施行计划了,哪里想到刘卫辰却说了这一番话,他们都十分疑惑。

有一人道:“秦人既然信不过咱们,现在我们身处塞内,对他们的情况虽不是特别了解,但也没有什么好忌惮他们的,不如就此举兵,里应外合,夺了塞内大片土地。”

又一人附和道:“这些秦人将力气全花在了土地上,不习弓马,如何能是咱们能征善战的族人的对手。”

又一人道:“对呀大王,咱们现在占了地利,又得天时,正好趁秦人没反应过来,与右贤王合兵,夺了云中,一雪前耻。”

又一人道:“是啊大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王快下决策吧!”

一时间那些百户长像是早已商量好的一样,全都异口同声的劝刘卫辰尽快举兵。这一下可把刘卫辰给惹怒了,他完全没想到这些人竟没有一个能领会他的苦心,全都是盲目的好战!

刘卫辰拍桌怒起,说道:“都给我闭嘴!举兵求战?拿什么去战?现在连秦军实力都还没探查清楚,就想妄动求战,难道你想让匈奴灭族吗?”

刘卫辰见众人面色一变,又说道:“况且现在我们的动向已经被秦兵监视得无处隐藏,怕是刚刚举兵,便已经被秦兵围剿,如何做得到里应外合?你们告诉本王,如何做得到!”

那十二个百户长顿时被刘卫辰说得哑口无声,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若是真的如刘卫辰所说,这个时候举兵,肯定不会有一丝胜算!

这时一个百户长有些怯怯的问道:“那依大王之意,该如何是好呢?”

刘卫辰道:“办法本王早已想好了,奈何却无人愿意执行!”

这时那十二个百户长终于明白过来刘卫辰是为什么将他们召集过来。他们忽然再次异口同声道:“请大王放心,属下一定让大王的命令得到切实的执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