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程卓免官王猛代职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63 字 8个月前

回到宣政殿,苻坚开始思考应该由谁来代替程卓呢?谁才能帮自己快速的整肃官场纲纪呢?

苻坚在脑子里将朝中所有官员都想了一遍,最终选定了王猛。从王猛第一次上奏章到现在,他无不是以天下为己任。苻坚心想,只有这样有想法的官员才能用心办事,改革官场。

而从上次王猛在始平的表现来看,他不像一般的官吏那样左右顾忌,他敢做敢当,对那些无法的豪右更是能下得去手。自己现在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来帮自己闯一闯,只要打破旧的观念,那就有可能使大秦焕然一新。

苻坚不再犹豫,有了上次不相信王猛的教训之后。苻坚知道犹豫不仅没有用,反而会使自己产生错误的判断。自己虽然想听李威之言,让王猛代替苻法,但现在不是让王猛总领国事的时候,他还要一步步积累人望。

苻坚亲笔写下圣旨,让太监前去传旨,他要让王猛明天就开始动手整肃,他一刻也不想等了。

王猛此刻正离开中书,在回府的路上。他坐在官车里,满面愁容,似乎在忧虑着什么,从他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内心充满了担忧。

王猛回到府中,就见到了李化。现在李化已经渐渐习惯了在大门迎接王猛归来,虽然他是王猛的师兄,但是在这个家里,王猛才是真正的主人,而他充其量只能算个管家。

虽然王猛一直从内心里尊敬李化,但是他也需要李化来担任这样的一个角色,既然他愿意,自己又何必矫情呢。何况自己找遍天下,也许都找不到像李化一样,值得自己全心信任的人了。

王猛走上前去,脸上的愁容已经消逝。现在满面笑容的对李化道:“今日得到消息,说燕主慕容俊从龙城迁都至邺,看来师兄的消息确实比朝廷的消息来得快多了。”

李化笑道:“为兄没什么别的本事,打听点消息还是可靠的。快进去吧,外面冷。”

王猛闻言,似乎才感觉到一股寒气袭来,生出一股寒意,搓着手和李化一起进屋去了。

两人进屋刚烤上火,便见外面有人来报:“老爷,外面有位公公前来传旨。”

王猛闻言,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向外面走去。见到来人与自己已经见过几次了,只是还不知道名字。心想这时候来宣旨,不知出了什么事。

正想上去问问。那太监见王猛过来,大声道:“圣旨到,中书侍郎王猛接旨。”

王猛见状,也不好再上前,就地跪下道:“臣接旨。”

只听那太监念道:“尚书左丞程卓,文案不治,酗酒渎职,深负朕望,今免官为民。中书侍郎王猛,有经世之才…其代为尚书左丞,即日赴任,钦此。”

王猛听完,倒是有些没反应过来,只知太监话音已落。开口道:“臣接旨。”

那太监将圣旨交给王猛之后,说道:“恭喜王大人了,这才为官半年,便身兼两处要职,足以看出陛下对王大人的器重了,以后必定是前途无量。恭喜,恭喜。”

王猛知道时常呆在苻坚身边的太监得罪不得,何况他也在恭维自己,没必要故作清高。回道:“这都是陛下厚爱,王某受宠若惊。”

那太监道:“王大人过谦了。陛下还等着回

话,咱家就先告辞了。”

王猛抬手道:“公公请。”说着和那太监一起走到门外。等那太监走远,王猛才转身回府。

回到屋内坐下,李化问道:“这时宣旨,又有什么事发生么?”

王猛道:“倒没什么,就是让小弟就任尚书左丞。”

李化笑道:“那可恭喜贤弟了,这尚书左丞可是管着天下法度,看来陛下是有意要重用贤弟。”

王猛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高兴,说道:“虽然说起来总领纲纪,但是实际上不好做。大秦现在氐贵横行,多数都是些根深蒂固老人,谁也不敢动。而且又没有实权,只是制定,不能实施,陛下这是在给我出难题啊!”

李化道:“话是这样说,但是只要能做出些好的改变,总会慢慢的被人接受,这种事放眼大秦,不交给贤弟做,谁又敢做呢!”

王猛闻言,不禁一声叹息。

他叹的是朝中可用之人太少,而在野的贤士太多。人才若是不继,一个国家怎么能够长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