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月。正是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时节。
王猛已上任一月有余,一切事务都被处理得井井有条,大秦正开始向着他所计划的方向前进着。
虽然只是表面上的,但他还是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次苻坚给了他足够的支持,他所有的建议,都被一一采纳,并有效的实施。
尽管有时候他觉得并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但是他明白,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一切都终将会得到改善,一步步走向自己预定的轨道。
他知道苻坚一定面临着极大的阻力,但是却从没有把阻力放在自己面前。苻坚一直在默默承受,他相信王猛。
本来改革就要一步一步的推行下去,一切都会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却突然发生了变故,一个足以改变王猛计划的变故。
由于有苻坚作为后盾,改革并没有受到贵族大臣的阻挠。这次的变故发生在遥远的大秦边境,发生在刚刚归附大秦不久的上党郡。
这上党郡本来在燕灭冉魏之后,便属于燕国管辖。当时虽然离燕国都城龙城较远,又与秦、晋接壤,属于战事频发之地。但燕国还是派出了段刚前往就任太守,以向外宣示自己对上党的主权。
可是那段刚到任不久,便被上党当地的豪强冯鸯率领百姓给赶了出去。赶走了段刚,冯鸯理所当然的坐上了太守的位子。
但是他这个官位没有任何一方认可,而当时被认为正统的晋,又占领了洛阳,所以冯鸯便派出使者向晋称臣,想要得到晋廷的承认。
而当时的晋室对中原来降之人,是来者不拒,冯鸯的愿望很快便得到了满足。
然而得到了晋室的认可,并不代表他就十分安全,上党这兵家必争之地,无疑一直给冯鸯带来麻烦。
第一个便是一直想要兼并冀州的并州刺史张平,面对张平的实力,冯鸯自知不是敌手,不做抵抗便依附在了张平的麾下,才得以继续做这上党的太守。
可是太平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冯鸯又遇到新的麻烦。燕国已经用了一年的时间喘过气来了,慕容俊雄心不灭,仍然准备继续扩张,去实现他的宏图伟业。曾经属于自己,又背叛自己的上党郡自然成了慕容俊的目标。
冯鸯以一郡之力,如何敌得过燕国。就连他现在依附的张平,也早已经暗地里向燕国投降。他又如何能守得住呢?所以他又一次的选择了投降。
当冯鸯向燕国投降的时候,就有人向慕容俊建议,说冯鸯首鼠两端,不可再以为上党太守。可是慕容俊认为,冯鸯虽然遇人则降,但实则是为了保全境内百姓,也可称为良吏。
况且冯鸯在上党的人望很高,一时间难以找到可以代替他的人。就算找打了,说不定也像上次段
刚一样,被冯鸯带人给赶出上党。现在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得到冯鸯的归顺,又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冯鸯算是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可是上天似乎总爱跟他开玩笑,他这一生,注定难以得到安宁。
张平自以为势力已经足够大了,野心也开始逐渐膨胀。竟然开始公然向秦国挑衅,引来秦国的大军。
冯鸯感觉到了危险,他知道张平不一定是秦国的对手。而自己却谁都不想得罪,他不能让秦国以为自己是张平的党羽,把战火引导上党。所以他做出了一个选择,秘密的派出使节向秦国投降。
苻坚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当即便将上党太守的印玺交给使者,让他带回给冯鸯。
本来双方都十分有默契,对冯鸯投降的事都保守着秘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燕国竟然还是得知了冯鸯接受秦国册封的消息。
慕容俊勃然大怒,暗暗后悔当初不听从臣子
的建议,将冯鸯给灭了,导致最终出了这样的事情。
现在的燕国国力强盛,国中有百万劲旅可用。慕容俊正想试试兵锋,看看自己的军队是不是兵锋所指,尽皆披靡。
于是他派出司徒、上庸王慕容评率兵前往征讨,要让冯鸯尝尝背叛自己的后果,给天下人以敬戒。
燕国刚刚出军,王猛便得到了这个消息。他知道一场战事即将到来,现在首要的事情已经不是改革,而是消除外患。只有外患消除,自己在国中的改革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本来冯鸯前来投靠的时候,王猛是持反对意见的。他知道冯鸯这个人靠不住,现在虽然说是归顺了大秦,但保不齐哪一天又会背叛大秦。
可是先再燕国出兵了,已经不会再给冯鸯留后路,慕容评这次就是带着灭掉冯鸯的命令去的,冯鸯只能依靠大秦了。如果冯鸯再惹怒大秦,那么他就完全没有了生机,没有了机会。
王猛得到这个消息,不敢迟疑,便前去向苻坚禀报,他想知道苻坚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有知道了苻坚的想法,他才好向苻坚提出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