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破解不了的情报

“以前任户部侍郎的,管着南诏的钱粮银子,据说是十几年前在赈灾之时赈灾不利,将朝廷里拨给南端鸭嘴岩的赈灾银子给弄丢了,就在押送的过程之中!

导致鸭嘴岩一带的摩罗人受灾严重,却又不能及时得到朝廷的援助,以至于他们怀恨在心,做了好几起报复南诏朝廷的事情。

先皇大怒,就将其给处置了!时任户部侍郎的紫答尔被斩首未众,满门男丁发配边疆,女丁充入奴籍,发卖的发卖,还有那入宫为舞姬的。

这个紫衣便是紫答尔的小女儿,她自小就被放在宫里,学习舞伎,那日重阳宴,正好需要她帮忙,便对着她许下了承诺!”

“原来是紫氏家族的人,罢了罢了,十多年的陈年旧事了,你要是不提及,哀家都快要忘记了。

但这么一说,却又让哀家觉得先前发生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

太皇太后说着好像真的陷入了沉思一般。

她还记得紫答尔,他虽然也是一个凭着家族恩荫入朝为官的,但是他一直以来的主张都是要求他们南诏朝廷应该像大明学习,更改他们的选官制度——不要再一味的用家族嫡系继承恩荫的方式,而是要选用更加公平公正的科举取士的方法。

这样才能够避免他们这些大家大族之中的败类子孙进入朝廷,祸害南诏皇室,甚至伤害所有南诏百姓。

这样才能够帮助南诏从全国各地的文人士子之中选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不过在他任职的六七年里,他的这些个主张没有一个实现过。

虽然当时南诏的国主先皇对于他的建议很是动心,甚至已经在心里有过思考他所提供的方式了。

却突然发生了摩罗人受灾之事。

身为户部侍郎其实是不必要跟着钱粮银子一块儿出去的。

他只需要将国主首肯的银两点拨清楚,交给前来交接的官员即可。

可是那一次紫答尔却表现得很是不寻常。

他不仅要求同行,而且还要求先皇给他派了很多贴身的护卫,口口声声说是有人想要谋夺那笔钱粮银子。

这话当时传出来的时候,大多数的官员都是不信的。

因为在南诏这样的事情很少会发生。

他们看得最多的就是大明。

他们地域辽阔,河流众多,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故而每年要不是水患,要么就是早灾,所以赈灾的次数很多,这般一来就导致各地的贼人很是惦记着朝廷的那些肥水,总会起心思要将其给劫了去!

南诏为此此看过大明不少这样的笑话,但是他们却依旧有自信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在他们国内。

可惜的是,那一次就偏偏发生了。

二十万两的赈灾银子,足够拯救数万灾民的银子,就那样消失不见了。

所有押送的人都昏迷在地,没有死亡,没有流血,可是他们押送的大笔银子却不见了。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于诡异了。

一开始先皇震怒,下令撤查,那会儿并没有任何人将事情想到紫答尔身上,不过很快就有黄氏家族的人开始弹劾他,说这一次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这就是所谓的贼喊捉贼!

甚至于连他自己强烈要求跟着去押送也是他为了切实掌控赈灾银的去向,以便好实施抢夺银两的计划!

紫答达大哭着分辨,但最初还有一部分人肯信他的话,因为他的为人一直以来毕竟都显得很正直。

可是黄氏家族的人说得多了,慢慢的跟着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直到所有的家族都开始指责他,但当时的先皇却还是很相信他,从未说过任何要处置他的话。

也未曾做过任何不利于他的事情。

不过这份信任也终究有到头的时候。

黄氏家族的人在紫氏家族的一间铺子里居然发现了从国库里拨出去赈灾的银子。

那是上面统一打了“赈灾”二字标志的银块。

这就是铁打的实证了,任是紫答尔如何辩解,也没有任何人愿意再信他。

就连先皇也不例外,他表示对他很失望!

“答尔,你当真是让朕……伤透了心,你害了摩罗人,也害得朕信错了人……”

“皇上,微臣冤枉!”这是紫答尔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接着他便被先皇下旨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