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州》

幻音狂仙 忘了 1703 字 9个月前

《神州》

这合唱团来自于青花大学现代音乐社合唱团的学生们,没想到这些学生社团在经过了这段两个月的训练,从完全的音乐白痴,居然可以完成如果高难度的原声态合唱。

这首合唱名叫《蝉之歌》,是来自云贵高原少数民族的侗族大歌其中一首非常传统的保留曲目。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大家侧耳静静听,唱支蝉歌送给知心人。三月来到蝉儿声声叫,九月过后蝉儿将死他也唱不停。处处蝉歌不见蝉儿面,喜爱唱歌嗓音唱不成…??”

模拟自然、多音谐唱、舌尖颤音、鼻腔共鸣,所唱之声在如同深山蝉鸣一般,深深叠叠,一领而众合。

高声部则由两个歌手轮流领唱,低声部则是众人和唱,声音或平缓浓厚同,或清丽高扬,或娇柔稚趣,各具特色。

歌声如蝉声在体育中回荡,此起而彼伏。

“??静静听我模仿蝉儿鸣,还望大家来和声。我的声音虽不比蝉之声好,生活却让我充满激情,歌唱我们的青春,歌唱我们的爱情。??”

这首歌能排练成,很大的功劳要归功于胡德芙妈妈,是她将最原始,最纯正的侗族大歌歌者带来,并教会了这些学生。这首《蝉之歌》是侗族艺术文化代表之一,而这样的民歌与其民族语言是不可分割的。

侗歌的声韵还分有内韵和外韵,在一个唱段里是可以变化,尾韵则要求整个唱段

一韵到。声调必须雅正,有严格上下句使用规范,在上下句出现上,不能出现逾越。了解和掌握侗语及其语言声韵是演唱侗族歌必要前提。

《蝉之歌》则具有独特演唱风格,既不同于现代发声方法,又不同于学院派技巧,突出口语化语言表达,使用本嗓演唱,多采用吟诵调。

这反而是这些还未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学生们学会这首《蝉之歌》并不会比音乐专业学生更慢。

“??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叫,布谷,布谷,快播种。河边柳,吐新芽,层层梯田水哗哗,布谷催春把种下,我们的劳动,我们的爱情都等着秋天里的收获,布谷,布鸟儿声声唱。??”

蝉声又变成了布谷鸟欢叫声声,还有着森林中的各种鸟叫虫鸣好不热闹,与印加乐团在《南瞻部洲之舞——从加勒比到潘帕斯》所展现的热带雨林的喧闹不同,这儿是温带的山林,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歌声悠悠,不晓得剑与摇滚乐队的这场音乐之旅将会把人们带往哪里。

哦,从昼的森林,来到了夜的山岗,桃乐丝的歌声与合唱团这次更是相得益彰。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哟…..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同样是来自云贵高原彩云之南地区的民歌情歌《小河淌水》,桃乐丝尝试着以同样来自少数民族音乐的彝族海菜腔来演绎这首歌。

若月出深山之空幽,若妹想阿哥之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