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瑾不由自主皱眉,面露为难之色。
“看来,你确实认识他。”谢正钦语气平缓,十分随和。
乔瑾好奇极了,忍不住问:“奴婢斗胆,请问公子口中的方老大人姓甚名谁?”
“方鸿明,字东海。”
乔瑾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置信地轻喊:“方老伯居然贵为翰林?难怪那么儒雅!”
“你现在才知道?”谢正钦莞尔,剑眉星目,束发紫金冠闪烁璀璨碎光。
乔瑾落落大方,满是怀念地解释:“当日在书铺,他不仅仗义解围,还教导我许多,临别时自称姓方字东海,我铭记于心,却因孤陋寡闻,时至今日才知晓其身份,简直是‘有眼不识泰山’。”
“原来你们是萍水相逢。”谢正钦很是惊奇。对方爽快直言,他满意之余,些微不自在感荡然无存。
忆起友善老人,乔瑾由衷赞叹:“老伯正直仁厚、有教无类,不愧是全城书生争相求拜的名师!”
“确实。”谢正钦颔首,脱口而出:“可惜我才疏学浅,不得入其门下,委实遗憾。”
“不。”乔瑾摇头指出:“方老连我这等愚笨之人都能耐心教导,怎么会嫌弃你呢?其中必有缘故。”
谢正钦饶有兴致,无暇计较小丫鬟嘴里的“你、我、他”,目不转睛问:“据你认为,是什么缘故?”
乔瑾陷入沉思,玉白的脖子修长,被淡绿春衫立领包裹,低头的一刹那垂眸,娴雅若姣花照水,秀美动人。
谢正钦不由得看住了,移不开眼。
“兴许,方老有些为难。”乔瑾冷静开口。
“哦?”
谢正钦回神,仓促别开眼,端起茶盏催促:“为难什么?你仔细说来听听。”
乔瑾含蓄道:“不出意料的话,敢于登门求拜翰林的人,多半饱读诗书颇有文采,意欲更上一层楼。”
“这话没错。”谢正钦坦荡荡,昂首表示:“男子汉大丈夫,当志存高远。”
乔瑾字斟句酌,缓缓分析:“奴婢斗胆猜测:方老是学富五车的翰林,而非书院执教的先生,术业有专攻,若单比指导科举,他可能不如钻研八股的老先生。”
“胡说!”
出于对翰林的崇高敬仰,谢正钦下意识驳了一句,可再张嘴时,却无话可回。
乔瑾不疾不徐,轻声道:“老伯睿智洞察,必定一眼看穿年轻人博功名走仕途的心思,他也许只想颐养天年、也许自认隔行隔山、也许正暗中筛选人选,因而对外称不收徒。”
谢正钦眉头紧皱,半晌,才低声透露:“你猜对了一些。当日恳求拜师,方老回绝后,曾提醒我多向书院先生讨教,我却误会那是场面之辞,并未深思。”
“老伯的为人,实在可敬!”
乔瑾盛赞之余,侃侃而谈:“其实,他大可挑些好苗子收为学生,只要其中之一出人头地,便能师名远扬,何乐而不为?若换个贪婪的,多挑些富贵子弟,岂不名利双收?”
“休得口无遮拦!当心外人听了曲解歪传,诋毁方老名誉。”谢正钦佯怒告诫。
乔瑾神色一凛,从善如流道:“奴婢大意了,多谢公子提醒。”
谢正钦神态恭敬,肃穆道:“方老确实严谨高洁,每次拒收弟子后,拜礼一概退还。”
“那,公子还想上方府试试吗?”乔瑾十分关切,毕竟南院的荣损皆系于眼前一人。
谢正钦目光坚毅,沉稳道:“三顾茅庐知道吧?我才疏学浅,拜师理应加倍诚恳,后天就再去试试。”
乔瑾欲言又止,似有怯意。
“有话直说,磨蹭什么?”